[实用新型]基于NFC技术的智能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7137.5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9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力;任凯 |
主分类号: | G01D5/12 | 分类号: | G01D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欣创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17 | 代理人: | 顾大平 |
地址: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nfc 技术 智能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NFC技术的智能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将传感器和手机结合的方式主要有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主要是检测粉尘、甲醛、二氧化碳浓度、电磁辐射、紫外线强度等的传感器与手机结合。
内置式是将传感器直接设置在手机中,该种结合方式的缺点在于:成本高导致价格高,用户不太接受,而且传感器类型的选择少,一般一个手机也就内置一两种特定的传感器,此外,手机外形也不美观,传感器不易标定。
外置式是指外部的传感器通过蓝牙(Bluetooth)、WiFi无线或手机硬件有线接口等方式接入手机。手机硬件有线接口,常用的有IPhone 的数据接口,Android手机的USB 接口。现有的外置式结合方式的缺陷主要有两方面:一、硬件接口类型繁多,不同厂商生产的手机其硬件接口各不相同,因此外置式传感器的接口就只能针对特定类型的手机来设计,仅适用于某种类型的手机,而且有些手机接口还有加密,如苹果公司IPhone手机硬件接口和蓝牙接口都有加密,需向Apple公司申请批准,购买加密芯片。二、不论外接传感器用无线还是有线硬件连接,外接传感器都需单独电池供电,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在十厘米内)交换数据。这个技术由免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并向下兼容RFID,最早由Sony和Philips各自开发成功,主要用于手机等手持设备中提供M2M(Machine to Machine)的通信。与RFID一样,NFC信息也是通过频谱中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与现有非接触智能卡技术兼容,目前已经成为得到越来越多主要厂商支持的正式标准。NFC作为一种近距离的私密通信方式,能提供各种设备间轻松、安全、迅速而自动的通信。NFC 芯片是具有相互通信功能,且具有计算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NFC技术的智能传感器,能克服前述外置式传感器的缺陷,以NFC技术实现智能传感器与外部配合设备的信息交互和能量供给,智能传感器无需外部电源供电,无需与外部配合设备有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基于NFC技术的智能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模块、能量采集和转换模块、微控制单元模块、NFC芯片以及NFC天线;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被测量的信息,并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变换成为电信号;能量采集和转换模块用于将NFC电磁场信号转化为电能,并为智能传感器的所有模块供电;微控制单元模块用于控制智能传感器的所有模块和对数据进行处理;NFC芯片用于智能传感器与外部配合设备相互通信;NFC天线用于接收无线信号。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模块为低功耗传感器,这样传感器模块工作时所需的能耗低。
优选的,还包括信号放大处理模块,用于放大处理传感器模块产生的电压微信号和/或电流微信号。
优选的,还包括工作状态指示模块,可以用LED指示灯指示该智能传感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能量采集和转换是否正常等等。
优选的,还包括检测数据显示模块。智能传感器本身自带显示屏,如液晶显示屏等,可以显示表示检测结果的数据。
优选的,所述微控制单元模块还可存储传感器模块输出的检测结果数据,必要时可通过NFC将历史数据导入外部配合设备。
优选的,还包括外部配合设备通过NFC对智能传感器内的固件进行实时更新。 如果外部配合设备上的传感器应用程序APP检测到智能传感器的固件(FIRMWARE)需要升级, 传感器应用程序APP可从外部服务器获得相应的高版本固件(FIRMWARE),通过NFC将升级版固件的程序传送到智能传感器,对智能传感器模块进行升级。前述外部配合设备只要是具有近场通讯(NFC)功能的电子设备即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NFC技术的智能传感器主要与带有近场通讯(NFC)功能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配合使用,配合使用的便携电子设备需要下载相应的传感器应用程序APP。根据前面阐述的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以及智能传感器各模块的电路连接关系,就可以将传感器应用程序APP开发编程出来。
此外,传感器应用程序APP还可发送其他命令到智能传感器,如校准,清零,重启等命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力;任凯,未经刘力;任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71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