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漂浮式鱼苗孵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6479.5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7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周;秦勇;张五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水市渔业工作站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1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漂浮 鱼苗 孵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孵化器具,具体是一种漂浮式鱼苗孵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冷水鱼鱼苗孵化过程中常用的鱼苗孵化器有两种,一种是四周及筐底打孔的矩形塑料筐孵化器,其缺点是:1、塑料筐自身重,容易沉在水中,筐底部没流水通过;2、在筐体打孔,孔与孔的连接处阻碍了水的充分流动,水交换速度变慢,鱼卵所得氧气不充足,鱼卵容易缺氧死亡;3、筐四角是死角,鱼卵容易堆积,发生病变。另一种是四周用木板,筐底装聚乙烯纱窗网孵化器,其缺点是:1、四周的木板上容易产生水生物,如藻类,这些藻类容易滋生细菌;2、由于筐体木板阻碍了水流速度,水交换慢,鱼卵容易缺氧死亡。综上所述,现有的鱼苗孵化器存在诸多缺陷,远不能满足鱼类繁殖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鱼苗孵化器存在的上述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透水性强、水交换速度快、水含氧充足、鱼苗孵化器漂浮水位恒定的一种漂浮式鱼苗孵化器,以解决鱼卵孵化过程中因缺氧容易发生疾病,导致鱼苗成活率低的问题。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漂浮式鱼苗孵化器由漂浮管1、网箱3、框架5、输氧管6、三通管7、增氧管9构成,框架5上套有网箱3,漂浮管1用四条带子2固定在框架5的上部边缘上,漂浮管1的长、宽和框架5的长、宽相等,增氧管9用四条扎带8固定在框架5的底部边缘下,增氧管9绕框架5的底部 边缘一周,增氧管9的两端头与三通管7的两头连接,输氧管6与三通管7的另一头连接。
框架5是由十二根不锈钢管焊接而成的长方体;漂浮管1是由四个弯管4将四根PVC管套接密封而成的长方形;网箱3由聚乙烯纱窗网制作而成;增氧管9由微孔纳米管制作而成。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鱼苗孵化器相比较,其优点是:1、孵化率高,一般可达到93%左右;2、不锈钢框架轻便、强度大、耐酸碱、耐腐蚀、不沾水藻,保持水质清洁;3、网箱用聚乙烯纱窗网制作,透水性很强,水体交换快,也不易附着水藻等杂物;3、pvc漂浮管自身轻,浮性好,可帮孵化器保持水位恒定;4、框架底部有微孔纳米增氧管增氧,增氧均匀,效果好;5、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为漂浮式鱼苗孵化器结构示意图
图面说明
图中:1-漂浮管 2-带子 3-网箱 4-弯管 5-框架6-输氧管 7-三通管 8-扎带 9-增氧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漂浮式鱼苗孵化器由漂浮管1、网箱3、框架5、输氧管6、三通管7、增氧管9构成,框架5上套有网箱3,漂浮管1用四条带子2固定在框架5的上部边缘上,漂浮管1的长、宽和框架5的长、宽相等,增氧管9用四条扎带8固定在框架5的底部边缘下,增氧管9绕框架5的底部边缘一周,增氧管9的两端头与三通管7的两头连接,输 氧管6与三通管7的另一头连接。框架5是由十二根不锈钢管焊接而成的长方体;漂浮管1是由四个弯管4将四根PVC管套接密封而成的长方形;网箱3由聚乙烯纱窗网制作而成;增氧管9由微孔纳米管制作而成。孵化鱼卵时,将漂浮式鱼苗孵化器轻轻放在水深超过0.5米的微流水槽内,孵化器保持水平,增氧管曝气均匀,增氧管和输氧管与三通管连接牢固,输氧管与空气压缩机连接牢固,且空气压缩机工作正常,视为调试完成。将受精卵轻轻沿水面倒入孵化器内,用鸡毛轻轻拨鱼卵,使其每一粒均匀铺开,在鱼卵稳定期前不易大量增氧,也不能让水体有较大流动,待鱼苗发眼后逐步增大供氧量,以使鱼苗呼吸充足的氧气,同时逐步加大水流速,需40天左右,鱼苗孵化成功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水市渔业工作站,未经天水市渔业工作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64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强聚氨酯家具骨架
- 下一篇:一种单元装配式的暗龙骨吊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