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五刀翼椭圆主切削齿的PDC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5730.6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4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徐一龙;黄凯文;余意;李磊;张超;梁继文;鹿传世;吴江;熊永卫;曾春珉;许发宾;张崇;黄亮;曹峰;杨仲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43 | 分类号: | E21B10/43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广生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五刀翼 椭圆 切削 pdc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田钻井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头。
背景技术
南海西部海域的钻井作业中,经常遇到软硬交错的地层、含砾地层、高研磨性地层、塑性地层和硬地层,导致PDC(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 bit,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钻头的机械钻速不高,钻头使用寿命低,进尺少,频繁起下钻而影响钻井时效。
上述论述内容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可能与下面将被描述和/或主张的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相关的技术的各个方面,相信该论述内容有助于为读者提供背景信息,以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因此,应了解是以这个角度来阅读这些论述,而不是承认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五刀翼椭圆主切削齿的PDC钻头,以解决钻遇复杂地层时机械钻速低、钻头寿命短而影响作业时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五刀翼椭圆主切削齿的PDC钻头,包括钻头本体,所述钻头本体的冠部设置有五个刀翼,刀翼顶端设置有若干个椭圆形的主切削齿,所述五个刀翼上的主切削齿的齿数分别为8、5、7、6、7个。
其中,按与冠部中心的距离由近到远排列,主切削齿的后倾角从13°递增至21°,且主切削齿的出刃分数为10/27。
其中,所述主切削齿的短轴直径为14~17mm,长轴直径为22~26mm。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五刀翼PDC钻头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了刀翼的分布角度及主切削齿的分布,并将主切削齿由圆形齿改为椭圆形齿,钻头的出刃增加,这样有利于主切削齿吃入地层,提高了机械钻速;另一方面由于主切削齿出刃的增加,主切削齿有一定的磨损后,仍可继续使用,因此还有利于提高钻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五刀翼椭圆主切削齿的PDC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钻头本体;2——刀翼;3——主切削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五刀翼椭圆主切削齿的PDC钻头,其调整了刀翼的分布角度及主切削齿的分布,以解决钻遇复杂地层时机械钻速低、钻头寿命短而影响作业时效的问题。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五刀翼椭圆主切削齿的PDC钻头,由钻头本体1、刀翼2和主切削齿3组成。所述钻头本体1的冠部设置有五个刀翼2,五个刀翼环绕钻头本体的冠部中心分布,分布角度分别为0°、71.3°、145.7°、218.1°、290.0°。所述五个刀翼2上的主切削齿的齿数分别为8、5、7、6、7个。主切削齿按与冠部中心的距离由近到远排列,主切削齿的后倾角从13°递增至21°,且主切削齿的出刃分数为10/27,主切削齿的短轴直径为14~17mm,长轴直径为22~26mm。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五刀翼PDC钻头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了刀翼的分布角度及主切削齿的分布,并将主切削齿由圆形齿改为椭圆形齿,钻头的出刃增加,这样有利于主切削齿吃入地层,提高了机械钻速;另一方面由于主切削齿出刃的增加,主切削齿有一定的磨损后,仍可继续使用,因此还有利于提高钻头的使用寿命。
上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总之,本实用新型虽然例举了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该说明,虽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型,除非这样的变化和改型偏离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否则都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57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抽油机的让位调节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木框组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