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量冷却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5458.1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6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金志平;丁兆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10 | 分类号: | B23Q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3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量 冷却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润滑冷却系统,具体是涉及曲轴加工设备上切削润滑剂供给的微量冷却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微量润滑冷却技术与传统用冷却液冷却刀具的湿式冷却加工技术相比,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制造工艺。它的优点有:对环境基本无污染,对人健康危害性小;加工产生的切屑干净无污染,容易处理和回收;省去了切屑和废冷却液的相关处理费用。实践证明对不同的曲轴材料只要采用合适的刀具在微量润滑切削加工条件下能保证曲轴加工的高效率、高质量及较高的刀具寿命。现有的曲轴主轴颈和连杆颈加工,分别是采用车削和高速外铣的加工方式,刀片为涂层的硬质合金刀片,车削和铣削加工工艺一般不安装刀具冷却润滑装置是。干式切削缺点是在加工过程中刀具不使用任何冷却介质,因此会导致刀具磨损速度加快,刀具寿命低,加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曲轴加工设备安装微量润滑冷却装置,使曲轴加工在微量润滑切削加工条件下,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及提高的刀具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量冷却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气源嘴出口分别连接调压阀的入口和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入口,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出口连接气液混合阀的入口;调压阀的出口连接气压供油油箱的进气口,气压供油油箱的出油口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入口,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出口连接气液混合阀的入口,气压供油油箱上安装有压力表。
所述气压供油油箱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油箱壁,油箱壁的上方固定密封装有上盖板,油箱壁的下方固定密封装有下盖板,上盖板上装有加油口、压力表,并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油口,气压供油油箱内设置有出油管,出油管连接出油口;油箱壁的外侧安装有油标;下盖板的下方设有支座。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工设备上进行改进,简单组合安装微量润滑冷却装置,使曲轴加工在微量润滑切削加工条件下,大大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寿命,并有效地降低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量冷却润滑装置的原理图。
图2为气压供油油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源嘴,2.调压阀,3.气压供油油箱,301.出油管,302.上盖板,303.油标,304.油箱壁,305.下盖板,306.支座,307.放油口,308.加油口,4.第一电磁换向阀,5.第二电磁换向阀,6.气液混合阀,7.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和图2,一种微量冷却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气源嘴1出口分别连接调压阀2的入口和第一电磁换向阀4的入口,第一电磁换向阀4的出口连接气液混合阀6的入口;调压阀2的出口连接气压供油油箱3的进气口,气压供油油箱3的出油口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5的入口,第二电磁换向阀5的出口连接气液混合阀6的入口,气压供油油箱3上安装有压力表7。
如图2,气压供油油箱3包括上盖板302、下盖板305和油箱壁304,油箱壁304的上方固定密封装有上盖板302,油箱壁304的下方固定密封装有下盖板305,上盖板302上装有加油口308、压力表7,并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油口,气压供油油箱3内设置有出油管301,出油管301连接出油口;油箱壁304的外侧安装有油标303;下盖板305的下方设有支座306。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通过支座306将气压供油油箱3固定安装于曲轴主轴颈和连杆颈加工设备上,通过气压供油油箱3上盖板302上装有的压力表7显示系统压力,通过油箱壁304的外侧安装的油标303显示油量,其工作原理:压缩空气经调压阀2进入气压供油油箱3内,并将冷却油经第二电磁换向阀5压到气液混合阀6;绝大部分压缩空气经调压阀2在压力调至0.32~0.40MPa 后,经电磁换向阀5到气液混合阀6,并将混入的微量冷却油形成雾状的气液两相流体,通过喷射产生雾化射流喷射到加工区域。为了调节喷出的油气混合物流量和两者间的比例,防止出现喷出的油气混合物出现“喘气”现象,特选用了SMC公司可独立调整冷却油油量和压缩空气量LMV系列气液混合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54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拉伸纯棉竹节纱线
- 下一篇:一种棉麻粘胶纱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