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模具斜度斜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4942.2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7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誉立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4 | 分类号: | B29C45/4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327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模具 斜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在汽车塑料制品中的大斜度斜顶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在汽车塑料模具中,为了满足产品的使用与装配要求,在产品内部上会设计出侧凹或卡扣位置;而这些侧凹或卡扣为了更好的满足产品要求有时会设计的比较深,在模具制造中对于这类产品内部的侧凹或卡扣,通常就要设计出斜顶结构来实现产品顺利脱模;而当遇到产品侧凹或卡扣在产品的内部且扣位深度大于8mm时,采用常规的斜顶结构则无法达到顺利脱模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模具制造中在出现产品侧凹或卡扣在产品的内部且扣位深度大于8mm时,采用常规的斜顶结构无法达到顺利脱模的目的等现状而提供的一种可更好的有助于这类深度大于8mm时的产品实现顺利脱模的塑料模具斜度斜顶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塑料模具斜度斜顶结构,包括模具底板及模具型芯与模具型腔,其特征在于:模具底板上部依次设有顶针底板及顶针面板,模具底板上设有导杆下固定座,导杆下端设在导杆下固定座上,导杆上端设在模具B板上,顶针面板上设有斜顶座,斜顶座上设有斜顶连杆,导杆上设有供导杆滑动的导杆套,导杆套固定在斜顶座上,设在斜顶连杆上端的斜顶通过14~20度的大倾斜角度镶入模具型芯中,模具型芯设在模具B板上。采用大斜角的方式镶入模具型芯中,可以达到更顺序脱模的效果,从而解决了在产品侧凹或卡扣在产品的内部且扣位深度大于8mm时,常规的斜顶结构无法达到顺利脱模的现象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的斜顶镶入模具型芯中的倾斜角度为15度或16度。提高顺利脱模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斜顶和斜顶连杆之间的倾斜角度为15度。提高顺利脱模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模具B板上设有耐磨块,耐磨块上设有导杆上圆针,导杆上圆针与导杆上端头相导向连接。提高耐磨性效果,且提高维修更换使用的方便性,使连杆更不易折断和变形。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杆下固定座上设有导杆下圆针,导杆下圆针与导杆下端头相导向连接。提高导杆在导杆下固定座上的定位准确性,提高顺利脱模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斜顶座底部设有斜顶座底部耐磨块。提高耐磨性效果,且提高维修更换使用的方便性,使连杆更不易折断和变形。
作为优选,所述的斜顶连杆上端通过定位销与斜顶相连接。提高顺利脱模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大斜角的方式镶入模具型芯中,可以达到更好的保证产品顺序脱模的效果,从而解决了在产品侧凹或卡扣在产品的内部且扣位深度大于8mm时,常规的斜顶结构无法达到顺利脱模的现象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模具斜度斜顶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塑料模具斜度斜顶结构,包括模具底板10及模具型芯81与模具型腔80,模具底板10上部依次设有顶针底板20及顶针面板21,模具底板10上安装有导杆下固定座64,导杆60下端安装在导杆下固定座64上,导杆60上端安装在模具B板30上,顶针面板21上安装有斜顶座50,斜顶座50上安装有斜顶连杆40,导杆60上安装有供导杆滑动的导杆套61,导杆套61安装固定在斜顶座50上,安装在斜顶连杆40上端的斜顶70通过斜顶70镶入模具型芯81中的倾斜角度B为15度或16度的大倾斜角度镶入模具型芯81中,当然也可以是采用14~20度的大倾斜角度B镶入模具型芯81中。模具型芯81设在模具B板30上。斜顶70和斜顶连杆40之间的倾斜角度为15度。模具B板30上设有耐磨块31,耐磨块31通过内六角螺丝32安装固定在模具B板30上,拆装维护方便,耐磨块31上安装有导杆上圆针62,导杆上圆针62与导杆60上端头相导向连接。 导杆下固定座64上设有导杆下圆针63,导杆下圆针63与导杆60下端头相导向连接。斜顶座50底部安装有斜顶座底部耐磨块22。 斜顶连杆40上端通过定位销41与斜顶70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誉立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誉立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49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启动机动车的头盔点火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逃生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