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磨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4849.1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4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胡炎峰;周伯年;王光裕;张银华;黄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风机总厂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F04D29/30;F04D29/4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吴兆平 |
地址: | 31546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风机。
背景技术
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在生产中,尤其是需要排风、鼓风的场所,风机更是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一些空气颗粒物较多的生产场所中使用的风机,如使用在水泥生产场所中的风机,叶片的迎风面经常容易触碰、撞击到颗粒物,导致叶片的磨损,且叶片一旦磨损较为严重,就会破坏风机的动平衡,导致风机轴承振动过大,这些因素都易导致风机的损坏。
参见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风机”,其公告号为CN102192169A,该风机包括一动力扇、一承载座及一从动件。从动件受动力扇的风力而转动,包括一毂部、多个叶片、一环形导流结构及一负载元件。毂部设在承载座上。叶片围设在毂部。环形导流结构围设在叶片末端。负载元件与环形导流结构连接。该实用新型不足之处在于,若将其用于空气颗粒物较多的生产场所,无法避免叶轮叶片被划伤,易导致风机工作动平衡被破坏,使风机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风机在空气颗粒物较多的工作场所中工作时,其叶轮叶片易被刮损,导致风机易损坏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在空气颗粒物较多的场所中能有效保护叶轮的的风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耐磨风机,包括叶轮、蜗壳,所述的蜗壳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蜗舌部,所述的叶轮包括轮盘、设于轮盘之上的若干叶片,所述的叶片迎风面、轮盘表面上设有陶瓷片,所述的陶瓷片与叶片、轮盘表面通过结合层相连。所述的结合层可以是胶水层、水泥层等粘合、连接物。工作环境的空气中颗粒物较多,叶轮转动时,叶片迎风面、轮盘会刮擦、撞击颗粒物,导致刮损,而在叶片、轮盘上贴陶瓷层,能够起到保护作用,陶瓷耐磨性好,不易受损,且陶瓷表面不易附着颗粒物,因此叶片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工作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的叶片上设有向一侧偏折的防涡片,所述的防涡片内端设有伸入结合层中的凸柄,所述的防涡片的偏折方向与叶轮转动方向相反。当空气中的颗粒物进入风机蜗壳内,被叶片打击,抛到蜗壳侧壁,其中一部分被反弹或随着气流反回叶片之间,对叶片背面造成损伤,其中部分还会附着在叶片背面。防涡片的偏折方向与叶轮转动方向相反,减小了叶轮行程范围之外的气流和空气颗粒物返回叶轮之间的角度,对叶片进行保护,同时,还可以减少返回叶轮行程空间内的气体,从而减少风机内部的涡流,提高风机效率及运行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蜗壳内的空间包括由叶片转动所经过空间形成的叶轮腔,以及与叶轮腔相贴的侧流道,所述的侧流道的流通面积自蜗壳上的蜗舌部至出风口递增。蜗壳内,沿蜗舌部至出风口方向,被叶轮推入侧流道中的气体逐渐累积,其质量流量越来越大,侧流道的流通面积自蜗壳上的蜗舌部至出风口递增,能够适应这一规律,避免侧流道中气流加速过度而致反弹回叶轮腔的气体量过大,影响风机效率,也防止气流中的颗粒物过多的反弹回叶片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蜗壳底部设有与蜗壳连通的蓄积槽,所述的蓄积槽上设有清灰门。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杂质,在侧流道中随着气流一起运动,或者被气流抛到蜗壳壁上,最终均容易沉积在蜗壳底部,而设置了清灰槽,能够使大部分颗粒物、杂质进入蓄积槽,只需定时、顶起打开清灰门,排出颗粒物和杂质,就能方便的清除壳内的大部分颗粒物和杂质。
作为优选,所述的蓄积槽包括两个与蜗壳外轮廓曲线相切的侧面,所述的侧面宽度与蜗壳宽度相同,所述的蓄积槽与蜗壳连通处的开口长度小于相邻叶片末端的间距。被叶轮抛到蜗壳侧壁以及被气流带到蜗壳侧壁的空气颗粒物,在接触蜗壳侧壁的当下其速度方向与蜗壳切向方向是相同的,两个侧面与蜗壳外轮廓曲线相切,能够使被气流带动到蜗壳底部的空气颗粒物直接进入蓄积槽中,减少其返回蜗壳内的比例。
作为优选,所述的蜗舌部靠近出风口的部分向着出风口凸起,形成一避让部,所述的蜗舌部远离出风口的部分向着叶轮凸起,形成一遮挡部。蜗舌部是排风气流和从排风气流中分离一部分再次进入蜗壳进行内循环气流的分割点,避让部能够减少排风阻滞,有效提高排风效率,同时降低该处气流的撕裂程度,有效降低噪音,而遮挡部能够减少从排风气流中分离出来再次进入蜗壳内的气流的量,提高了风机的有效质量流量和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风机总厂,未经余姚风机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48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车辆空调冷凝腔用防水连接器组件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中心支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