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净化脱硝除雾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4492.7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3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赖旭旦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旭旦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56;B01D53/9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净化 一体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装置,具体是一种烟气净化脱水除雾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目前广大企业中的燃煤锅炉普遍采用了烟气脱硫除尘装置。研究开发环保设备,尤其是烟气污染的治理设备,不但对推广国家的环保发展计划有着推动性作用,还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和商业价值。现有的烟气脱硫除尘装置的缺陷是:由于锅炉燃烧的烟气在传统的烟气净化装置内的停留时间不长,没有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净化,因此烟气净化率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清烟气净化脱水除雾一体化装置,该装置应具有净化效果好、吸收有害物质快以及结构简单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烟气净化脱硝除雾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烟气进气口、布袋除尘器、脱氮吸收反应罐、烟气净化器塔、脱水筒、气水分离器和烟气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氮吸收反应罐和烟气净化器塔之间安装有一双筒脱硫脱硝吸收器。
所述双筒脱硫脱硝吸收器包括一密闭的外筒以及一同轴固定在外筒内且顶端开口的内筒,外筒内圆周面与内筒外圆周面之间、外筒内壁的顶端与内筒的顶端均隔开一定间距以形成烟气流通的通道;所述外筒的圆周面上装有若干个可以向筒内喷洒中和剂的喷头,所述外筒的顶部也装有若干个朝着内筒开口方向布置的喷头。
所述脱氮吸收反应罐外接一氨液进口管。
所述烟气净化器塔内装有若干层用于除雾的隔层板,所述每层隔层板上都装配有若干个喷头。
所述气水分离器中装有若干排横截面为T型的T型格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从锅炉出来的烟气通过烟气进气口经过布袋除尘器除尘,再进入脱氮吸收反应罐中进行脱氮(脱硝)反应,此时氨液进口管中的喷头向脱氮吸收反应罐中喷出氨液,氨液充当催化剂后使脱氮反应快速进行;从脱氮吸收反应罐中出来的烟气随后从双筒脱硫脱硝吸收器的底部进入外筒中,布置在外筒上的喷头喷出中和剂吸收中和烟气中的有害物质,烟气在外筒中反应后沿着外筒内部旋转往上流动进入内筒,位于内筒开口顶端的喷头打开,朝内筒内部喷洒中和剂继续吸收有害物质;随后带有水汽的烟雾从双筒脱硫脱硝吸收器进入烟气净化器塔中,烟气净化器塔中装有若干层隔层板,每层隔层板上还装有若干个喷头,再次对烟气进行净化,烟雾被迫从隔层板之间的空间穿越,汽雾碰撞隔层板受到阻碍,并且被改变流向,在相邻排的隔层板之间曲折前进,大量水汽就被粘附在隔层板上,达到除雾的目的;除雾净化后的烟气再进入脱水筒中进行脱水,随后进入气水分离器中通过T型隔板进行气水分离,最后净化脱水后的烟气通过烟气出气口排入大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脱硫脱硝吸收器采用双筒脱硫脱硝吸收器,使烟气在脱硫脱硝吸收器中的反应时间加长,充分得到反应,提高了净化率;且在脱氮吸收反应罐中外接一氨液进口管,使氨液进入脱氮吸收反应罐中加快脱氮反应,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隔层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T型隔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烟气净化脱水除雾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烟气进气口、布袋除尘器、脱氮吸收反应罐1、烟气净化器塔2、脱水筒3、气水分离器4和烟气出气口。所述脱氮吸收反应罐和烟气净化器塔之间安装有一双筒脱硫脱硝吸收器。
所述双筒脱硫脱硝吸收器包括一密闭的外筒5-1以及一同轴固定在外筒内且顶端开口的内筒5-2,外筒内圆周面与内筒外圆周面之间、外筒内壁的顶端与内筒的顶端均隔开一定间距以形成烟气流通的通道;烟气从外筒底部进入后,在旋转过程中呈涡流状向上运动,然后再进入内筒中,加大了吸收溶液和气体的反应时间,在提高其效率的基础上使其反应更加充分完整。所述外筒的圆周面上装有若干个可以向筒内喷洒中和剂的喷头6,所述外筒的顶部也装有若干个朝着内筒开口方向布置的喷头,所述喷头中喷洒的中和剂一般为钙碱或钠碱喷雾剂。
为了使脱氮吸收反应罐中的反应快速进行,所述脱氮吸收反应罐外接一氨液进口管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旭旦,未经赖旭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44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失模废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原子荧光测量尾气中的有毒元素捕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