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剥芽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3800.4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1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郝建华;刘宏斌;鲍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6 | 分类号: | A01G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叶凡;李斌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剥芽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树木嫁接中用于芽接操作的剥芽剪。
背景技术
剥芽,是林业上用于树木嫁接中,进行芽接操作的一种方法。目前,现有技术中完成剥芽操作,通常是采用普通的切刀,并依靠操作者的经验,将带有萌芽的树枝上的树芽取下。采用普通的切刀作为剥芽工具,具有效率低下,取下的树芽大小不一,质量难以保证,易于伤及操作者的手,使操作者的安全难以保证等缺点。因此,设计一种专用于树木芽接的工具是本专业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剥芽剪,其专用于将树芽从树枝上取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速度快,效率高,取下的树芽质量好,并且可以保证操作者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剥芽剪包括:相互枢接的第一剪刀件和第二剪刀件;刀片支座,固定安装于第二剪刀件一侧端面,具有安置树枝的树枝容置槽;剥芽刀总成,具有对树枝容置槽内的树枝进行剥芽的剥芽刀片,安置在刀片支座上;刀片驱动件,穿设于第一剪刀件、第二剪刀件和剥芽刀总成,在第一剪刀件和第二剪刀件进行剪切作用下,驱动剥芽刀片沿刀片支座移动而对树枝容置槽内的树枝进行剥芽。
其中,所述刀片支座具有:导槽,所述剥芽刀总成安置在所述导槽内,并在第一剪刀件和第二剪刀件进行剪切作用下,由所述刀片驱动件驱动所述剥芽刀片沿所述导槽移动;U形槽,与所述导槽连通;垫块容置槽,其内安置对待剥芽的树枝进行定位的垫块。
优选的,所述剥芽刀片具有安置在U形槽内的U形刀刃部和安置在导槽内的连接部。
其中,所述剥芽刀片的刀刃部的刃口角度为50°-65°。
优选的,所述垫块的上端面为平面,且所述垫块具有可外露于垫块容置槽的弧形外缘。
其中,所述剥芽刀总成还包括剥芽刀片架,剥芽刀片架具有驱动部和连接部,所述剥芽刀片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上。
优选的,在剥芽刀片架的连接部上设有通孔,刀片驱动件可穿过所述通孔并沿所述通孔移动。
特别是,所述第一剪刀件设有供所述刀片驱动件穿过的螺栓通孔;所述第二剪刀件设有供所述刀片驱动件穿过的弧形通孔;所述刀片驱动件在所述第一剪刀件、第二剪刀件进行所述剪切作用时,沿所述弧形通孔移动,以便驱动所述剥芽刀片沿刀片支座移动而对树枝容置槽内的树枝进行剥芽。
优选的,所述弧形通孔沿所述第二剪刀件纵向设置。
其中,所述树枝容置槽的中心线与所述导槽的中心线垂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剥芽剪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剥芽剪专用于将树芽从树枝上取下,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速度快,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的剥芽刀片具有U形的刀刃部,当剥芽刀片对树枝进行取芽操作时,刀刃部在树枝上切出U形的槽口,该U形槽口与树枝上的树芽形状一致,因此可以保证所取下树芽的质量,且刀刃部具有一定的刃口角度,提高剥芽刀片的使用寿命,使其经久耐用;
3)本实用新型的剥芽剪具有用于对树枝定位的垫块,当树枝安置于树枝容置槽时,垫块的上表面对树枝起支撑作用,方便树枝的安放,垫块的弧形外缘对树枝起定位作用,使得取芽操作时,树枝不会轻易移动,从而保证操作者的安全,并提高所取下树芽的质量;
4)本实用新型的剥芽剪中,树枝容置槽的中心线与导槽的中心线垂直,从而使树枝的进给方向和剥芽刀片的移动方向垂直,方便对树枝进行取芽,且保护操作者的安全;
5)本实用新型在刀片支座上设置导槽,为剥芽刀总成的上下移动提供导向作用,并且,在刀片支座上还设有与导槽相连通的U形槽,其为剥芽刀总成中的剥芽刀片的移动提供进一步的导向作用,保证剥芽刀总成对树枝取芽操作时运动的精确性,提高所取树芽的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剥芽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剥芽剪的爆炸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刀片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剥芽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38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部署和修改面向服务架构部署环境模型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变速箱支架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