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瓷瓷套上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43789.1 | 申请日: | 2013-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3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醴陵市浦口华能电瓷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何耀煌 |
| 地址: | 4122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瓷瓷套 上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瓷瓷套上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瓷生产的劳动强度较大,工艺要求比较高,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比较严格,不能存在任何的缺陷。因此对生产工艺的操作是相当高的,原来电瓷坯件上釉的工艺是:将电瓷坯件放入釉浆池进行浸釉,然后吊出来晾去多余的釉料。这种生产工艺存在一些问题:釉面釉料不均匀,下面的釉面会存在堆釉的现象,因为坯件从釉浆池吊出时釉面上多余的釉就会往下流,就会出现有的地方釉会厚些的情况;对烧成后的产品外观质量也会有些影响;釉料的消耗量也相对比较多,成本就高;工人的操作难度也较高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瓷瓷套上釉装置,它能够防止釉面的下部出现堆釉现象,从而避免产生外观质量问题,同时也减轻了操作难度,降低料釉料消耗量及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瓷瓷套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釉料桶、进料管、漏料管、回料管、余料池和安装釉坯的基座,进料管的进料口与釉料桶相连通,进料管的出料口与基座的底部相连通,漏料管的一端也与基座的底部相连通,漏料管的另一端与余料池相连通,回料管的进料口连接抽料泵后与余料池相连通,回料管的出料口连通至釉料桶,漏料管上连接有漏料开关阀,所述的进料管上连接有进料阀。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打开进料阀,利用进料管将釉料从釉料桶内注入瓷套内孔里面,再打开漏料开关阀利用漏料管将釉料放出至余料池,再将坯件旋转一下将多余的釉料甩掉,也通过漏料管将釉料放出至余料池,余料池的釉料打开抽料泵回收至釉料桶内,这样能够防止釉面的下部出现堆釉现象,从而避免产生外观质量问题,同时也减轻了操作难度,降低料釉料消耗量及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瓷瓷套上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瓷瓷套上釉装置,它包括釉料桶1、进料管2、漏料管4、回料管3、余料池5和安装釉坯的基座6,进料管2的进料口与釉料桶1相连通,进料管2的出料口与基座6的底部相连通,漏料管4的一端也与基座6的底部相连通,漏料管4的另一端与余料池5相连通,回料管3的进料口连接抽料泵9后与余料池5相连通,回料管3的出料口连通至釉料桶1,漏料管4上连接有漏料开关阀8,进料管2上连接有进料阀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打开进料阀7,利用进料管2将釉料从釉料桶1内注入瓷套内孔里面,再打开漏料开关阀8利用漏料管4将釉料放出至余料池5,再将坯件旋转一下将多余的釉料甩掉,也通过漏料管4将釉料放出至余料池5,余料池5的釉料打开抽料泵9回收至釉料桶1内,这样能够防止釉面的下部出现堆釉现象,从而避免产生外观质量问题,同时也减轻了操作难度,降低料釉料消耗量及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醴陵市浦口华能电瓷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醴陵市浦口华能电瓷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37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田注采用烟道气压缩净化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热泵空调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