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力检修作业的无接触式验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3670.4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5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军;王月爱;李文玲;安源;金雅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19/155 | 分类号: | G01R19/155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力 检修 作业 接触 验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电压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力检修作业的无接触式验电器。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高压线路的停电检修时,必须遵循停电、验电、挂接地线,然后开始操作的规定。高压输电线路和高压设备的验电操作必须通过高压验电器来完成。目前市面上的验电器基本都是接触式验电器,这类验电器都必须与高压输电线路或变电设备直接接触,并带有长绝缘杆。根据现场操作人员的经验,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要求安全距离越大,绝缘杆就越长,特别是在高空验电时,操作人员在上下塔及电力作业过程中容易发生磕碰造成验电工具损坏,在塔上或大风环境下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存在使用不方便、验电距离小、不便于携带、灵敏度不够好等不足,在有些场合还存在使用场地限制、抗干扰性与灵敏度差、信号传输不稳定等缺点,并且传统接触式验电器只适用于现场测量,测量结果只能以颜色、声音等表现出来,不能或者说是不方便数据通过传输线进行传输,或者说不能以数字方式传输与显示测量结果,无法实现远程操作与远距离监控。因此,传统的带有长绝缘杆的接触式验电器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电力行业发展的要求,而新型的无接触的验电器的产生也就呼应了市场的需求。非接触式高压验电器是一种新型的验电器,目前还处于研发和试验阶段,市场上几乎没有合适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力检修作业的无接触式验电器,解决了现有接触式验电器存在的使用不方便、验电距离小、不便于携带、灵敏度不够好、使用场地限制、信号传输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力检修作业的无接触式验电器,包括单片机控制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上分别连接有电场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温度测量与控制模块、探头通信模块、声光报警模块、显示模块及电源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的单片机控制模块采用C8051F020单片机。
其中的电场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场信号采集与放大电路、双T选频网络及整流滤波电路,双T选频网络上还连接有50Hz/60Hz自检信号产生电路。
其中的温度测量与控制模块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
其中的显示模块采用128*64点阵汉字图形型液晶显示器。
其中的探头通信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工频电场探头、光电转换器及通信接口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直接与高压线接触,不需要操作长的绝缘杆,可以减少检修人员验电作业时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有利于保证高压电力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采用的是数字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工作性能稳定可靠,便于携带等特点,是电工特种作业人员的一种极为有效的电力安全作业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力检修作业的无接触式验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验电器中电场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方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验电器中电场信号采集与放大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验电器中50Hz/60Hz自检信号产生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验电器中温度测量与控制模块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验电器中声光报警模块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验电器中显示模块原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验电器中探头通信模块方框图;
图9是整体程序框架图;
图10是单片机主程序流程图。
图中,1.单片机控制模块,2.电场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3.温度测量与控制模块,4.探头通信模块,5.声光报警模块,6.显示模块,7.电源模块,8.电场信号采集与放大电路,9.双T选频网络,10.50Hz/60Hz自检信号产生电路,11.整流滤波电路,12.温度传感器,13.液晶显示器,14.工频电场探头,15.光电转换器,16.通信接口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力检修作业的无接触式验电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单片机控制模块1,单片机控制模块1上分别连接有电场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2、温度测量与控制模块3、探头通信模块4、声光报警模块5、显示模块6及电源模块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36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