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生植物收割捞取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43666.8 | 申请日: | 2013-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3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朝峰 |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A01D4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生植物 收割 捞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生植物收割、捞取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工业迅速发展,人口增加,城市化加重,环境严重污染,我国许多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加剧,引起水生植物疯长泛滥,当前水生植物大体分两类:一类是漂浮在水面生长的如藻类、浮萍、水葫芦等,另一类是有根植物,如水草、芦苇、菖蒲等;虽然植物可以吸收水体的营养,净化水质,但是大量繁殖的植物枯死后会腐烂在水中,又增加了水体的营养化,同时大量的植物造成河道、湖面阻塞等严重问题,造成航道堵塞,泄洪不畅,给农业灌溉、水面运输、防洪、水产养殖和城市供水造成严重影响,也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如发生于2007年5、6月间,江苏的太湖爆发的严重蓝藻污染,造成无锡全城自来水污染。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严重短缺。
目前,采用人工清捞处理水草因劳动强度大,速度慢,作业效率低已经不能适应河道清障的要求;而使用化学防治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的破坏,环境污染造成的污染更是现代社会所不能接受的。目前国内外河道中也有使用船载式输送带捞取水面漂浮植物的收集船,此种打捞船在收集水面漂浮垃圾和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的效率很高,但在收集类似蓝藻、浮萍等细小无根藻类、萍类水生植物时,由于过于细小分散,输送带的网孔过大,而导致打捞不起来,即使输送带捞取上来后又会顺着输送带带回水中;并且因没有收割系统,不能去除水面根生植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生植物收割捞取设备,其既可以清除水面细小的漂浮植物,也可以割除根生植物,并且可以对捞取物 打包打捆,方便后续作业。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生植物收割捞取设备,由船体、捞取系统和收割系统构成,其特征在于捞取系统为设置在船体的支架和设在支架上的输送带;收割系统为设置在输送带上的割刀,割刀割断植物后,输送带将植物捞取输送到船体上。
所述的支架设置在船体的前端两侧,左右支架的中部以轴活动设置在船体两侧的立支架上,左右支架的前端设置有下滚轮,左右支架的中部设有驱动轮,左右支架的后端设置有上滚轮,输送带设置在下滚轮、驱动轮和上滚轮上,输送带两边的孔扣合在驱动轮两端的齿上,输送带的前端向下倾斜设置在水面下,旋转的输送带将漂浮在水面的植物捞取输送到船体上,所述的输送带孔为10-30目。
所述的割刀为设置在输送带上的长条形割刀,长条形割刀在旋转到下滚轮的时段,被下滚轮齿支起,刀口向前向上旋转运动割断植物根茎,旋转的输送带将漂浮在水面的植物和割断的植物捞取输送到船体上。
所述的船体上设有定位架,支架上设有螺栓通过定位架上的长孔,以定位螺母固定在定位架上,定位架上设有刻度,输送带的角度可参照此刻度调节。
所述的船体前部两侧设有拦物臂,拦物臂下面设有拦网,拦物臂向前向外伸出一定角度,并拦物臂的角度可调。
所述的上滚轮的下部设有清物轮,清物轮上设有毛刷,旋转的毛刷将输送带上的杂物清除。
所述的输送带上设有压轮,压轮的压力可通过设置在两侧的压轮支架调节。
所述的船体上设有集物仓,输送带捞取的杂物、植物掉落在集物仓内,所述的集物仓内还设有螺旋挤压设备,挤压后的物体通过包装机打包或打捆。
所述的收割系统为设置在支架最前端的左右摆动割刀,在船体向前运行时,割刀左右摆动割断/剪断植物的茎秆,旋转的输送带将漂浮在水面的植物和割断/剪断的植物捞取输送到船体上。
所述的水生植物收割捞取设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船体,槽钢支架设置在船体的前端两侧,左右支架的中部以轴活动设置在船体两侧的立支架上,在左右支架的前端设置圆柱形下滚轮,在左右 支架的中部设圆柱形驱动轮,驱动轮两端设有齿,驱动轮轴上设有动轮,动轮与动力系统连接,在左右支架的后端设置圆柱形上滚轮,输送带设置在下滚轮、驱动轮和上滚轮上,输送带两边的孔扣合在驱动轮两端的齿上,输送带的前端向下倾斜设置在水面下;
(2)在输送带上设置长条形割刀,长条形割刀在旋转到下滚轮的时段,被下滚轮齿支起,刀口向前向上旋转运动割断植物根茎;
(3)在船体上设置定位架,支架上设置螺栓通过定位架上的长孔,以定位螺母固定在定位架上,在定位架上设置刻度,输送带的角度可参照此刻度调节;
(4)在船体前部两侧设置拦物臂,在拦物臂下面设置拦网,拦物臂向前向外伸出一定角度,拦物臂的角度可通过联动机构调节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朝峰,未经张朝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36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