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窗用密止垫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3370.6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1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司马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司马颖 |
主分类号: | E06B7/16 | 分类号: | E06B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窗用密止 垫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尤其是一种窗用密止垫块。
背景技术
相对内窗扇与外窗扇的关窗交接处,设置于窗框下横料的密止垫块,借其对应于内窗扇与外窗扇所形成的阻风片,产生气密的效果。但公知的密止垫块,除了气密效果之外,大多不具挡水及迫紧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窗用密止垫块,指一种以若干密止结构顶抵于内窗扇底缘与外窗扇内侧缘及底缘,且以两凸弧结构将内窗扇与外窗扇向室内侧顶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于内窗扇与外窗扇的关窗交接处,而借外框下横料的内轨条、外轨条与相对外窗扇内侧缘形成的气密嵌槽悬臂予以固定,且令该气密嵌槽悬臂具有一段缺口。本实用新型的窗用密止垫块,包括有:一第一密止块、一固定块、一第二密止块以及一凸弧块。所述一第一密止块,相对该气密嵌槽悬臂下方的空间形成有嵌植部,该嵌植部的外端面封闭住该气密嵌槽悬臂下方的空间,且于该嵌植部的外端段向上形成有顶抵于该内窗扇与该外窗扇底缘的第一密止部;一固定块,相对该第一密止块而嵌设于该内轨条,且于该气密嵌槽悬臂上方形成有嵌槽部,另形成有将该内窗扇向室内侧顶推的凸弧部;一第二密止块,嵌植于该固定块的嵌槽部,而顶抵于该内窗扇底缘及该外窗扇侧缘;以及一凸弧块,嵌设于该外轨条而将该外窗扇向室内侧顶推。
此外,另于该嵌植部的外侧下方向外形成有顶抵于该外窗扇内侧缘及底缘的第二密止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兼具气密、挡水及迫紧效果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中 1. 内窗扇 ,2. 外窗扇,3. 横料 ,4. 第一密止块,5. 内轨条,6. 外轨条,7. 气密嵌槽悬臂 ,8. 缺口,9. 嵌植部,10. 外端面 ,11. 第一密止部 ,12. 第二密止部 ,13. 固定块 ,14. 嵌槽部 ,15. 凸弧部,16. 第二密止块 ,17. 螺丝 ,18. 凸弧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置于内窗扇1与外窗扇2的关窗交接处,而借外框的横料3的内轨条5、外轨条6与相对外窗扇2内侧缘形成的气密嵌槽悬臂7予以固定,且令该气密嵌槽悬臂7具有一段缺口8。
本实用新型的窗用密止垫块包括有:一第一密止块4,相对气密嵌槽悬臂7下方的空间形成有嵌植部9,该嵌植部9的外端面10封闭住气密嵌槽悬臂7下方的空间,且于嵌植部9的外端段向上形成有顶抵于内窗扇1与外窗扇2底缘的第一密止部11,另于嵌植部9的外侧下方向外形成有顶抵于外窗扇2内侧缘及底缘的第二密止部12;一固定块13,相对第一密止块4而嵌设于内轨条5,且于气密嵌槽悬臂7上方形成有嵌槽部14,另形成有将该内窗扇1向室内侧顶推的凸弧部15;一第二密止块16,嵌植且进一步借螺丝17固定于该固定块13的嵌槽部14,而顶抵于该内窗扇1底缘及该外窗扇2侧缘;以及一凸弧块18,嵌设于该外轨条6而将该外窗扇2向室内侧顶推。
使用时,第一密止块4的第一密止部11与第二密止部12以及第二密止块16,相对顶抵于内窗扇1底缘与外窗扇2内侧缘及底缘,乃得以产生气密的效果。此外,固定块13的凸弧部15可对内窗扇1产生向室内侧迫紧的效果,该凸弧块18则可对外窗扇2产生向室内侧迫紧的效果。另外,该气密嵌槽悬臂7具有缺口8,可让室外侧的雨水快速自此落下,而第一密止块4嵌植部9的外端面10,则用以封闭住该气密嵌槽悬臂7下方的空间,而产生得以快速排水的挡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司马颖,未经司马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33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制钉机上料装置的旋转给料盘
- 下一篇:一种钢管内壁硬化淬火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