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密封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3294.9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1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春英;张启文;范学斌;金爱君;李国林;李宏华;李功赋;吴成明;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08 | 分类号: | B60J10/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密封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条,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密封条。
背景技术
汽车装配过程中,在行李舱门总成与李舱门的门框上一般都会安装密封条和缓冲块,这两个常常缺一不可,缓冲块可以保证行李舱门总成与周边件的间隙与落差,密封条可以让行李舱门开启与关闭时避免与周边零部件的刚性接触,防止噪音传入车内,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但一般的行李舱门密封条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会出现关门重、漏雨等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行李舱门总成漏水的技术问题,申请号为CN201020596377.5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密封性高、结构合理的行李舱门密封条,包括倒置的U型槽,所述U型槽内侧设有卡角结构,所述U型槽顶部设有密封胶层,所述U型槽两侧设有密封条翻边,所述行李舱密封条顶部设有密封条海绵泡。该专利文献对传统的密封条结构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密封条翻边及密封胶层,对密封条海绵泡进行了改进,使得密封条密封性大大提高。申请号为CN200910104511.7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背门密封条,其分为具有内夹齿并呈n型的车体钣金加持部、位于车体钣金加持部顶端的发泡部分、以及位于车体钣金加持部向车内一侧的c型内饰搭接唇边;在车体钣金加持部的朝向车外一侧的夹持边的下端延伸形成有密封唇边,所述密封唇边与车体钣金加持部的外夹持边之间形成大于180°的角,在此处形成外开型结构。
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密封条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但是当时上述密封条长时间使用后,海绵泡部分(或发泡部分)会发生变形或脱落,密封性能将会大幅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密封条,该密封条结构简单,长期使用后,不易变形,密封效果好。
一种汽车密封条,包括与车身钣金件相互卡合的夹持部、以及固定在所述夹持部顶部的弹性密封部,所述弹性密封部内设有空腔,空腔具有位于所述弹性密封部外壁的通气口,所述空腔内设有支撑条;所述夹持部与弹性密封部通过中空结构的连接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弹性密封条内设置支撑条,当弹性密封部被挤压时,支撑部对弹性密封条进行支撑,在增强密封性的同时,防止弹性密封部发生变形。
所述支撑条可选用多种材料,当支撑条为单一材料时,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条为圆柱形橡胶条。所述支撑条也可选择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包括内部的金属芯和包裹在金属芯外壁的橡胶层。
为便于夹持部的安装,作为优选,所述夹持部为倒U型,所述夹持部内壁设有若干卡脚,所述夹持部内设有密封垫。若干卡脚一般成对设置,对车身钣金施加一定的夹持力,防止密封条脱落。卡脚一般设置2-3对,且端部均向内弯曲。
为进一步提高夹持部与车身钣金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垫上设有卡接槽,用于车身钣金件的卡合。密封垫可采用橡胶材料等弹性材料。
所述夹持部包括倒U型的滚制钢带、以及包覆在所述倒U型的滚制钢带外壁的EPDM密实层。滚制钢带的弹性和成型均较好,大大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的使用寿命。
所述夹持部两侧分别设有外密封脚和内搭接脚。外密封脚用于与车身外部钣金件密封接触,防止雨水进入车内。内搭接脚用于与车身内饰板搭接,进一步增加车身的整体密封性。
所述夹持部底部设有与所述外密封脚一体设置的辅助密封脚,所述辅助密封脚背向所述外密封脚设置。辅助密封脚一方面增强的车身钣金件与密封条的夹持力,另一方面也进一步避免了雨水的进入。
所述弹性密封部包括EPDM密实层以及涂设在EPDM密实层外壁的有机硅涂层。与EPDM海棉相比,EPDM密实层均有更为优良的弹性性能,且具有较好的自恢复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密封条,整体结构简单,长期使用后,不易变形,密封效果好,能够有效防止雨水进入车内;同时,可省去安装缓冲块,节约成本,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密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密封条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汽车密封条,包括与车身钣金件相互卡合的夹持部10、以及固定在夹持部10顶部的弹性密封部9,弹性密封部内设有空腔1,该空腔1具有位于弹性密封部9外壁的通气口2,空腔1内设有支撑条3;夹持部10与弹性密封部9通过中空结构的连接部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32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枇杷酒
- 下一篇:一种工业车辆的承载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