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温室大棚内的太阳能集热热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3020.X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9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顾雪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美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F04C18/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兴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温室 大棚 太阳能 热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适用于温室大棚内的太阳能集热热泵。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泵一般都是发动机和压缩机配合使用,这样的缺点是构造比较复杂,能源耗能比较大,另外,在温室大棚的太阳能集热热泵都是固定放置在某个空间,想要移动起来也比较不方便,加大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适用于温室大棚内的太阳能集热热泵,构造简单、节能减排、加热效率高、减少劳动强度。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适用于温室大棚内的太阳能集热热泵,包括棚架、设在棚架上的太阳能集热板、设在棚架内与太阳能集热板连接的热泵、设在热泵底部的移动轨道。
作为优选,所述热泵包括气缸、转子、转子轴、与气缸内壁相切的转子环、设在转子环上并与转子环内切的转子封,所述转子通过转子环上的转子封伸向气缸的内壁,本结构热泵包括气缸、转子、转子轴、转子环、转子封,结构紧凑,工作比较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轨道上设有U形凹槽,本结构太阳能集热热泵通过移动轨道上U形凹槽自动转移,保证太阳能集热热泵能在温室大棚内的各个空间加温,结构比较合理。
作为优选,所述气缸内还设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气缸包括外气缸和内气缸,本结构在转子顺时针转动的同时转子封带动转子环按顺时针方向围绕各自的圆心旋转,同时气体从进气孔吸入内气缸膨胀,膨胀气体由出气孔出来作为热源,结构合理,工作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气缸内设有节气门、与节气门相通的气槽、与气槽相通的进气口,本结构高压蒸气通过节气门经过气槽由进气口进入外气缸里从而推动转子顺时针转动,结构紧凑。
作为优选,所述太阳能集热板设有若干组,本结构太阳能集热板采用多组,受热面积大,加热速度快,而且比较节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适用于温室大棚内的太阳能集热热泵,构造简单、节能减排、加热效率高、减少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泵的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适用于温室大棚内的太阳能集热热泵,包括棚架1、设在棚架1上的太阳能集热板2、设在棚架1内与太阳能集热板2连接的热泵3、设在热泵3底部的移动轨道4,所述热泵3包括气缸31、转子32、转子轴321、与气缸31内壁相切的转子环33、设在转子环33上并与转子环33内切的转子封34,所述转子32通过转子环33上的转子封34伸向气缸31的内壁,所述移动轨道4上设有U形凹槽41,所述气缸31内还设进气孔35和出气孔36,所述气缸31包括外气缸311和内气缸312,所述气缸31内设有节气门37、与节气门37相通的气槽38、与气槽38相通的进气口39,所述太阳能集热板2设有若干组,本结构太阳能集热板2采用多组,受热面积大,加热速度快,而且比较节能。
实际工作时,本结构热泵3包括气缸31、转子32、转子轴321、转子环33、转子封34,结构紧凑,工作比较稳定,本结构太阳能集热热泵通过移动轨道4上的U形凹槽41自动转移,保证太阳能集热热泵能在温室大棚内的各个空间加温,结构比较合理,本结构在转子32顺时针转动的同时转子封34带动转子环33按顺时针方向围绕各自的圆心旋转,同时气体从进气孔35吸入内气缸312膨胀,膨胀气体由出气孔36出来作为热源,结构合理,工作稳定。本结构高压蒸气通过节气门37经过气槽38由进气口39进入外气缸311里从而推动转子32顺时针转动,结构紧凑,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节能减排、加热效率高、减少劳动强度。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美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美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30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