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泄漏套的釜用机械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2868.0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2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施培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中化机械密封件厂 |
主分类号: | F16J15/40 | 分类号: | F16J15/40;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泄漏 机械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密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泄漏套的釜用机械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釜用机械密封结构通过机械结构的相互接触密封达到效果,但是由于是机械结构,在运动的时候会发生刚性摩擦,会造成零件的磨损,为了降低零件的磨损程度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一般都会在刚性接触部位涂上润滑油,但是当涂附的润滑油较多的时候,会顺着搅拌轴进入反应釜内,造成原料的污染,不利于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润滑油流入到反应釜内的带泄漏套的釜用机械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泄漏套的釜用机械密封结构,包括冷却水箱,在冷却水箱的内部设有水夹套,水夹套内部设有搅拌轴,冷却水箱上方设有油盘,油盘上方设有固定环,其特征是:所述的冷却水箱和油盘之间设有泄漏套,泄漏套上方设有碳化硅套,碳化硅套的外侧设有填料压圈,填料压圈内设有弹簧,弹簧的顶部设有静环,静环与转动环接触,在填料压圈、静环与转动环内设有密封液排出孔。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润滑油进入反应釜内,所述的泄漏套顶部向上延伸至高于静环与转动环的接触处并且贴近搅拌轴。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将多余的润滑油排出,所述的静环包括内静环和外静环,内静环和外静环之间形成密封液排出孔。
为了使密封的效果更好,所述的转动环与搅拌轴之间、内静环与碳化硅套、填料压圈与外静环之间均设有O型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上述结构之后,通过泄漏套防止多余的润滑油进入反应釜内,并且带有密封液排出孔,采用液体密封之后,能够将多余的油液排出,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水箱; 2、水夹套; 3、泄漏套; 4、碳化硅套; 5、密封液排出孔; 6、油盘; 7、外静环; 8、内静环; 9、固定环; 10、搅拌轴; 11、转动环; 12、弹簧; 13、填料压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带泄漏套的釜用机械密封结构,包括冷却水箱1,在冷却水箱1的内部设有水夹套2,水夹套2内部设有搅拌轴10,冷却水箱1上方设有油盘6,油盘6上方设有固定环9,所述的冷却水箱1和油盘6之间设有泄漏套3,泄漏套3上方设有碳化硅套4,碳化硅套4的外侧设有填料压圈13,填料压圈13内设有弹簧12,弹簧12的顶部设有静环,静环与转动环11接触,在填料压圈13、静环与转动环11内设有密封液排出孔5;所述的泄漏套3顶部向上延伸至高于静环与转动环11的接触处并且贴近搅拌轴10;所述的静环包括内静环8和外静环7,内静环8和外静环7之间形成密封液排出孔5;所述的转动环11与搅拌轴10之间、内静环8与碳化硅套4、填料压圈13与外静环7之间均设有O型圈。
这种机械密封采用集装式结构,传动无方向性,密封可作为一个支点设计,带内漏收集器(密封液排出孔),不污染物料,卫生安全。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列而已,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中化机械密封件厂,未经张家港市中化机械密封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28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