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闭式免抽吸自带溶媒药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2195.9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4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鲁建春;段丽娟;邱娟;张川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06 | 分类号: | A61J1/06;A61J1/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式 抽吸 溶媒 药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闭式免抽吸自带溶媒药瓶。
背景技术
目前化疗药物配制方法如下:
用注射器抽吸溶液——>注射进药瓶里——>用注射器抽吸药瓶中的药液——>将药液注射进输液瓶/袋里。
操作过程中存在化疗药物渗漏、飞溅、滴落等风险,污染空气、操作台等,短期来说,药物可能烧灼、腐蚀医护人员的皮肤,或者直接接触皮肤进入体内。从长远看,药物进入空气、各种物品表面后,会通过空气、皮肤等进入医护人员的身体,给医护人员的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药物配制简便且药物无泄漏的密闭式免抽吸自带溶媒药瓶。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密闭式免抽吸自带溶媒药瓶包括活塞、间隔层和轴向一端具有开口的瓶体,活塞封闭瓶体的开口并能沿瓶体轴线移动,间隔层设置于瓶体内部并垂直于瓶体的轴线,间隔层一侧的瓶体内部形成药品腔,间隔层另一侧在瓶体和活塞之间形成溶媒腔,溶媒腔与药品腔相互隔离且在活塞压缩溶媒腔时可连通。
进一步的是:间隔层与瓶体易破坏连接。
进一步的是:间隔层上设置有易破坏结构或单向阀,瓶体上设置有放气,药品腔上部与放气孔连通。
进一步的是:瓶体上在活塞一端设置有活塞限位结构。
进一步的是:药品腔内设置有药品。
进一步的是:溶媒腔内设置有溶媒。
进一步的是:包括注射针,注射针与药品腔连通,注射针与药品腔之间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的是:注射针的针头端设置有保护套。
进一步的是:瓶体上设置有标示药品腔容积的容积标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药品腔内设置药品,溶媒腔内设置溶媒,配药时,用力推动活塞,溶媒腔与药品腔连通,溶媒进入药品腔,振荡整个装置溶媒即快速溶解药品,配药完成。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溶媒和药品始终位于封闭的瓶体内没有泄漏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密闭式免抽吸自带溶媒药瓶结构图;
图中标记为:活塞1、放气孔2、瓶体3、溶媒腔4、溶媒5、药品腔6、药品7、注射针8、保护套9、阀门10、间隔层11、活塞限位结构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为了使药物配制简便且药物无泄漏的密闭式免抽吸自带溶媒药瓶,密闭式免抽吸自带溶媒药瓶包括活塞1、间隔层11和轴向一端具有开口的瓶体3,活塞1封闭瓶体3的开口并能沿瓶体3轴线移动,间隔层11设置于瓶体3内部并垂直于瓶体3的轴线,间隔层11一侧的瓶体3内部形成药品腔6,间隔层11另一侧在瓶体3和活塞1之间形成溶媒腔4,溶媒腔4与药品腔6相互隔离且在活塞1压缩溶媒腔4时可连通。在药品腔内设置药品7,溶媒腔内设置溶媒5,配药时,用力推动活塞1,溶媒腔4与药品腔6连通,溶媒5进入药品腔6,振荡整个装置溶媒5即快速溶解药品7,配药完成。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溶媒5和药品7始终位于封闭的瓶体3内没有泄漏的可能。
间隔层11可以有多种设置方式,间隔层11设置方式不同整个装置的结构和配药时的操作方式会有所不同。间隔层11可以与瓶体3易破坏连接,但最好不全是易破坏连接,应有少部分为难破坏连接,这样推动活塞1易破坏连接破坏,间隔层11倾斜从而间隔层11与瓶体3间出现间隙,该间隙较大,溶媒5因自身重力进入药品腔6,溶解药品7(因空气压力的存在,活塞1难以再推动,因此溶媒5只能靠自身重力进入药品腔6)。配药完成后,药物还需通过推动活塞1的方式输出,而活塞1只能推动到间隔层11处,因此这种方式溶媒腔4和药品腔6内空气的总体积应大于溶媒腔4的体积,这样配好的药才能完全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21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渡型输液袋用配件
- 下一篇:一种充气式腰椎间盘护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