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卸式运输车辆排气管与货厢的加热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2175.1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1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培光;陆泗安;万维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星马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18 | 分类号: | B60H1/18;B60K1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杨宝兰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输 车辆 排气管 加热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卸式运输车;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卸式运输车辆排气管与货厢的加热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自卸式车辆货物运输过程中,由于低温容易造成运输的货物与自卸车车厢结冰粘连,尤其是在运输煤炭、土方等含水分货物时更容易出现上述情况。自卸车在倾卸货物的过程中,因粘连的货物不能及时倾倒出车厢,随着货厢的举升,造成整个自卸车的重心过度偏移,给自卸车车体造成损伤,甚至出现翻车事故,给自卸车的运输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运输货物与厢体粘连的加热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卸式运输车辆排气管与货厢的加热连接装置,包括,导气管和导气座;所述导气管的前端与车辆排气管连接,导气管的尾端与导气座连接;所述导气座固定在运输车辆的副梁上,与货厢底部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导气座包括固定座和导气端口;所述固定座和导气端口通过穿入弹簧的销轴连接为一体;所述导气管的尾端穿过固定座进入导气端口的无缝管内。
还包括有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固定在运输车辆的副梁上,支撑架钳住导气管。
所述导气管的材料为钢管;所述弹簧和销轴分别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连接装置将发动机所产生的高温尾气和厢体进行了可靠连接,使发动机所产生的余热进入厢体内部,实现为车厢内壁加热的目的,有效防止了货物与车厢内壁结冰粘连现象,保证了运输生产安全,也使高温尾气的热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热连接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热连接装置与车辆连接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
1. 导气管 2. 支撑架 3. 固定座 4. 导气端口
5. 销轴 6. 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卸式运输车辆排气管与货厢的加热连接装置,包括,导气管1、导气座和支撑架2;导气管1的材料为钢管;所述导气管1的前端与车辆发动机的排气管连接,导气管的形状根据底盘的实际情况设置,由无缝钢管和钢弯焊接成型,支撑架2固定在运输车辆的副梁前端,支撑架钳住导气管1的中部;导气管1的尾端与导气座连接;所述导气座固定在运输车辆的副梁上,与货厢底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导气座包括固定座3和导气端口4;所述固定座3和导气端口4通过穿入弹簧6的销轴5连接为一体;弹簧6和销轴5分别为四个,销轴5分别固定在固定座3的角端部,弹簧能够保证导气端口相对固定座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使车辆厢体与导气端口接合时能够弹性接触,一方面保护导气管不被压坏,另一方面也可使厢体与导气端口的接合部位紧密贴合而不会漏气;所述导气管1的尾端穿过固定座3进入导气端口4的无缝管内,调整导气管1的高度与走向,保证底盘其他部位不会发生干涉,并最终与发动机排气管末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自卸车装满货物时,货厢底部横梁的进气口与导气端口紧密贴合,车辆发动机产生的高温尾气通过排气管进入导气管,并通过导气管进入车厢底部的进气口,高温尾气通过厢体内部各筋板连接部位的通气孔实现循环流通,流通后的尾气从厢体尾部的排气口排出,高温尾气在循环流路中对车厢内壁进行加热,有效防止了货物与车厢内壁的结冰粘连。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制作方便,使用效果好,解决了自卸车寒冷季节运输货物易结冰的问题,充分利用了发动机尾气的热量,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也提高了自卸车的生产效率和使用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星马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星马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21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几何用具盛放箱
- 下一篇:汽车后扭力梁悬架减振降噪结构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