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电粒子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2102.2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4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永留诚一;堀川幸司;伊达和治;石田启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T23/00 | 分类号: | H01T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电 粒子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电粒子发生装置,尤其是涉及具有鼓风机的带电粒子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离子发生装置,其将通过放电产生的离子向外部的空间释放。
例如,特开2006-210311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用于空调设备的离子发生装置。在该离子发生装置中,设有用于产生离子的电极的基板配置在外壳内。在外壳上以外部的空气通过外壳内的方式形成有开口部。在外壳内产生的离子利用从开口部导入到外壳内的空气被释放到外部的空间(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10311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离子发生装置被装入到空气净化器、空调机的鼓风路径而使用。并且,用于收纳鼓风机、产生用于放电的高电压的电路、控制高电压的产生定时的电路的外壳与收纳基板的外壳分开设置,上述鼓风机用于将空气从开口部导入到外壳内,上述基板设有用于产生离子的电极。因此,会使离子发生装置大型化。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带电粒子发生装置的小型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带电粒子发生装置具备带电粒子发生部、基板、外壳以及鼓风机。带电粒子发生部通过放电而产生带电粒子。基板在表面设有带电粒子发生部。外壳收纳基板。外壳形成有吸入口和吹出口。鼓风机配置于外壳内。鼓风机用于将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朝向吹出口送出。在外壳内以使来自鼓风机的空气沿着上述表面流动的方式形成通路。
优选通路形成于上述表面和外壳的与上述表面相对的面之间。
优选鼓风机在基板的厚度方向上配置于上述表面和外壳的与上述表面相对的面之间。
优选带电粒子发生装置还具备高电压发生部。高电压发生部用于对带电粒子发生部提供高电压。高电压发生部突出配置于上述表面。
优选带电粒子发生部包含第1放电部和第2放电部。第1放电部产生正的带电粒子。第2放电部产生负的带电粒子。从与上述表面垂直的方向观看,第1放电部和第2放电部在与来自鼓风机的空气流动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相互离开配置。高电压发生部以将从鼓风机向吹出口的空气流分离为通过第1放电部的空气流和通过第2放电部的空气流的方式配置。
优选带电粒子发生装置还具备第1整流元件和第2整流元件。第1整流元件的一端连接到第1放电部。第1整流元件的另一端连接到高电压发生部。第2整流元件的一端连接到第2放电部。第2整流元件的另一端连接到高电压发生部。第1整流元件和第2整流元件以从上述表面在基板的厚度方向埋入的状态配置。
优选从与上述表面垂直的方向观看,第1整流元件的通电方向和第2整流元件的通电方向相对于与来自鼓风机的空气流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倾斜。
优选带电粒子发生装置还具备蓄电装置。蓄电装置在外壳内配置于鼓风机的下方。蓄电装置对带电粒子发生部和鼓风机提供电力。吸入口形成于外壳的侧面。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在鼓风机与蓄电装置之间通过而被导入鼓风机。
优选吸入口形成于外壳中的与上述表面平行的面。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从鼓风机的吸入口侧被导入鼓风机。
实用新型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一个外壳内收纳有:基板,其在表面设有带电粒子发生部;以及鼓风机,其用于将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朝向吹出口送出。并且,在外壳内以使来自鼓风机的空气沿着基板的上述表面流动的方式配置鼓风机。因此,作为用于将带电粒子输送到外部的空气通路,能利用基板的一个面。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带电粒子发生装置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离子发生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离子发生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离子发生元件的详细构成的立体图。
图4是将离子发生元件的一部分覆盖的绝缘外壳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5是装配有绝缘外壳的离子发生元件的立体图。
图6是从背面侧观看装配有绝缘外壳的离子发生元件的立体图。
图7是图1的A-A线截面图。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离子发生装置的使用状态的一例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离子发生元件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21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起重机变幅能量回收与再利用方法和系统、及起重机
- 下一篇:液压增效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