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驱动电路及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2047.7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8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许于星;孙玉博;汤志干;刘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电路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及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已深入到各个领域。通常,在电子产品(例如台式电脑)的机箱内部,电子元器件运行消耗的功率有很大一部分以热量的方式散发出来,造成机箱内部温度的上升;另外,系统的高速运行,也同样会造成机箱内部温度的上升。由于电子器件会因环境温度过高而影响电子器件的电性品质和使用寿命,为解决此问题,通常采用在电子产品外部环境或电子产品内部装风扇进行散热以强制降温。传统的风扇为单一固定转速的风扇,虽然该风扇的电路简单,但存在以下缺点:
为保证系统在最大功耗或最大温度工作状态下仍然能可靠散热,风机需要维持高转速状态;单一高转速的风扇带来了较大的噪音,长期的单一高转速工作方式也减少了风扇的工作寿命以及浪费较多功率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电路,以解决单转速风扇的长时间工作带来较大噪音和浪费功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风机相连,所述驱动电路包括:
与所述风机相连,驱动风机转动的风机驱动电路;
第一控制端与所述风机驱动电路的第一受控端相连,检测环境温度以控制所述风机驱动电路是否工作的温度检测电路;
第二控制端和第三受控端分别与所述风机驱动电路的第二受控端和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的第三控制端相连,根据外部所发出的切换操作切换成间歇运转模式或线性模式以控制所述风机驱动电路工作的工作模式切换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THR1、分压电阻R1及分压电阻R2;
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THR1连接在电源与所述分压电阻R1的第一端之间,所述分压电阻R2连接在所述分压电阻R1的第二端与地之间,所述分压电阻R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的第三控制端和第一控制端。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模式切换电路包括:
分压电阻R5、开关K1、二极管D1、分压电阻R6、储能电容C1及N型MOS管Q3;
所述分压电阻R5连接在电源与所述开关K1的第一端之间,所述开关K1的第二端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分压电阻R6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开关K1的第二端和地,所述储能电容C1与所述分压电阻R6并联,所述N型MOS管Q3的栅极和源极分别接所述分压电阻R6的第一端和地,所述N型MOS管Q3的漏极为所述工作模式切换电路的第二控制端,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为所述工作模式切换电路的第三受控端。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驱动电路包括:
分压电阻R3、分压电阻R4、NPN型三极管Q1及PNP型三极管Q2;
所述分压电阻R4连接在电源与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之间,所述分压电阻R3的第一端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基极及集电极分别接电源、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及所述风机,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为所述风机驱动电路的第一受控端,所述分压电阻R3的第二端为所述风机驱动电路的第二受控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所述风扇包括风机和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风机相连,所述驱动电路包括:
与所述风机相连,驱动风机转动的风机驱动电路;
第一控制端与所述风机驱动电路的第一受控端相连,检测环境温度以控制所述风机驱动电路是否工作的温度检测电路;
第二控制端和第三受控端分别与所述风机驱动电路的第二受控端和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的第三控制端相连,根据外部所发出的切换操作切换成间歇运转模式或线性模式以控制所述风机驱动电路工作的工作模式切换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THR1、分压电阻R1及分压电阻R2;
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THR1连接在电源与所述分压电阻R1的第一端之间,所述分压电阻R2连接在所述分压电阻R1的第二端与地之间,所述分压电阻R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的第三控制端和第一控制端。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模式切换电路包括:
分压电阻R5、开关K1、二极管D1、分压电阻R6、储能电容C1及N型MOS管Q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20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磁力泵的主轴总成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助力泵泵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