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泡搅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1970.9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1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杰;颜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阿莱恩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30 | 分类号: | B01F7/30;B01D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泡 搅拌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搅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泡搅拌机。
背景技术
在工业成产中,乳浊液或悬浮液通常需要搅拌使其达到均匀,目前在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机器搅拌和人工搅拌,人工搅拌乳浊液或悬浮液时存在均匀度较低的问题,而采用机器搅拌均匀度较好,但由于搅拌力度大气泡较多,需要在机器搅拌之后进行脱泡,工作效率较低,而且搅拌乳浊液或悬浮液时需要两个过程完成,人力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泡搅拌机,提高乳浊液或悬浮液的搅拌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脱泡搅拌机,包括第一电机以及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混合装置,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转盘转动,所述转盘带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混合装置沿所述第一转轴公转;还包括第二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周围设置有与其啮合的多个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通过其中心轴与所述转盘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三转轴上的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通过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上的传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混合装置自转。
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为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轴上的第三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四齿轮以及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的同步带。
优选地,所述多个第二齿轮的直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多个第三齿轮的直径相同,且所述多个四齿轮的直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机上设置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连接端设置有第四皮带轮,所述第五皮带轮与所述第六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上的保护盘,所述保护盘位于所述混合装置与所述转盘之间。
优选地,所述混合装置为气压式针筒。
优选地,还包括将所述气压式针筒固定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泡搅拌机,第二齿轮和第三转轴带动混合装置中沿着第三转轴自转,使得混合装置中的乳浊液或悬浮液混合均匀,同时第一转轴带动转盘上的混合装置沿第一转轴公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排出乳浊液与悬浮液中的气泡,同时完成了乳浊液或悬浮液的搅拌和脱泡的过程,效率高,且搅拌和脱泡一步完成节省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脱泡搅拌机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脱泡搅拌机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脱泡搅拌机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脱泡搅拌机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脱泡搅拌机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脱泡搅拌机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脱泡搅拌机,包括第一电机10以及通过第一转轴20与所述第一电机10连接的转盘30,转盘3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转轴40,第二转轴40上固定连接有混合装置50,第一电机10带动所述转盘30转动,转盘30带动第二转轴40上的混合装置50沿第一转轴20公转;还包括第二电机60以及与所述第一转轴20同轴设置的第三转轴70,所述第三转轴70的一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80,第一齿轮80的周围设置有与其啮合的多个第二齿轮90,第二齿轮90通过其中心轴100与所述转盘30活动连接,第二转轴40与第二齿轮90传动连接,第二电机60带动第三转轴70上的第一齿轮80转动,第一齿轮80通过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90上的传动装置110带动第二转轴40上的混合装置50自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阿莱恩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阿莱恩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19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井下远控防水密闭门
- 下一篇:碎煤熔渣气化炉的液态排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