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0721.8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0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煜;王和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煜 |
主分类号: | A61G1/013 | 分类号: | A61G1/013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46031 山西省长治***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担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担架。
背景技术
现在救护车上所配备的担架有四轮直架式、折叠式、坐卧两用式、软式等。四轮直架式的架杆为一体式结构,虽然整体结构结实可靠,具有转弯灵活、推动省力、辅助人员少的优点,但是仅适于在宽畅平坦的地方使用。折叠式主要采用两节式折叠结构,虽然较轻便,可以节省一定体积,但在高楼电梯内及狭窄楼梯通道,因较长而无法通过。坐卧两用式具有结构复杂,携带不方便,通过楼梯困难,对于休克、昏迷类病人并不适用。软式虽然轻便,但是需要两旁用手抬起,多人抬时增加了通行宽度,也不适用于在狭窄楼梯内通行,同时对于昏迷病人可导致头颈弯曲,增加窒息发生的机会,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狭窄通道内方便使用的担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架杆以及装在架杆上的支腿和支轮,其特征是:所述架杆由中杆、第一边杆和第二边杆组成,中杆一端的上部和另一端的下部均分别设有一对齿板,第一边杆与位于中杆上部的齿板铰接,第二边杆与位于中杆下部的齿板铰接,第一边杆和第二边杆上均设有齿舌,该齿舌与齿板卡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中杆与第一边杆和第二边杆相铰接的结构,可以进行适于人体结构的三节折叠,缩短了担架长度。齿板与齿舌的配合提高了架杆折叠的安全可靠性,且可调整折叠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架杆以及装在架杆上的支腿6和支轮2。所述架杆由中杆5、第一边杆7和第二边杆1组成。中杆5为“H”形,中杆5一端的上部和另一端的下部均分别设有一对齿板4。第一边杆7和第二边杆1均为“U”形,第一边杆7与位于中杆5上部的齿板4铰接,第二边杆1与位于中杆5下部的齿板4铰接,第一边杆7和第二边杆1上均设有齿舌3,该齿舌3与齿板4卡接配合。
使用时,将担架面布套在担架上,使病人躺在上面,即可正常使用。当需要过狭窄通道时,双手拉出第一边杆7上的两齿舌3,使齿舌3与齿板4分离,然后抬起第一边杆7至一定角度,使病人呈躺坐位,再松开齿舌3,使齿舌3与齿板4卡接,固定好第一边杆7。再将第二边杆1上的两齿舌3拉出,下压第二边杆1到一定角度,使病人呈屈腿仰坐式,然后松开齿舌3,使齿舌3与齿板4卡接,固定好第二边杆1。通过上述操作后,担架长度大大缩短,有利于下楼、乘坐电梯以及通过其它狭窄通道。当到达宽阔处后,再将担架复位,并同时伸出支腿6和支轮2。
图3所示,担架用毕后,将第一边杆7和第二边杆1向中杆5折叠。操作时,只需拉出齿舌3,使齿舌3与齿板4脱离,将支腿6、支轮2向内折回即可。齿舌3、支腿6和支轮2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煜,未经王晓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07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七彩软管灯条
- 下一篇:一种OLED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