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泪道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9870.2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3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柯秀峰;蔡军;娄斌;刘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秀峰 |
主分类号: | A61F9/00 | 分类号: | A61F9/00;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0011 江苏省南京市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泪道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泪道手术用的泪道支架,具体为一种全泪道引流管,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伴有泪小管阻塞的鼻泪管阻塞和伴有泪小管阻塞的慢性泪囊炎是常见眼科疾病,目前治疗此类疾病主要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管置管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联合泪道置管术或泪道引流管置入术。泪道引流管置入术由于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面部不留瘢痕、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使得该手术方式成为治疗此类疾病的研究热点。
由于伴有泪小管阻塞的鼻泪管阻塞和伴有泪小管阻塞的慢性泪囊炎这两种疾病,都存在泪小管和鼻泪管阻塞现象,所以进行泪道引流管置入术时,放置在泪道内的泪道引流管应符合以下条件:
1、形状和泪道解剖路径相一致;
2、操作简便,术中既容易置入,术后又易于拔除;
3、组织损伤小,不易与泪囊壁、鼻泪管组织粘连。
目前治疗伴有泪小管阻塞的鼻泪管阻塞和伴有泪小管阻塞的慢性泪囊炎这两种疾病,进行泪道引流管置入术时,常用的泪道引流管存在以下不足:
1.引流管形状呈直线状,与泪道的解剖路径不一致,会导致引流管对泪囊壁、泪小管壁产生压力,引起组织水肿、粘连,如公开号为CN201104952Y、名称为:泪道引流管。
2.引流管上方有一个三角形、椭圆形的提拉环,使引流管的置入阻力大,使引流管不易置入,如公开号为CN202724096U,名称为:防粘连泪道引流管。又如公开号为CN201135548,名称为:高安全性的泪道引流管。
3.引流管上方的提拉环有时会与泪囊、鼻泪管粘连,导致手术失败,同时与周围组织有粘连的提拉环在拔管时可能出现断管情况,例如公开号CN201135548,名称为:高安全性的泪道引流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在泪道引流管置入术时,为患者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术后易于拔出的全泪道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泪道引流管,包括管体段和头顶段,还包括伞体段和锥体段,所述伞体段呈伞状,锥体段为实心圆锥体,头顶段包括互相垂直相连的两实心管,两实心管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所述头顶段的一端与锥体段连接,另一端连接牵引线,伞体段连接在锥体段底部,管体段连接在伞体段的下部,所述锥体段上设有引流孔,该引流孔与管体段连通,另一牵引线穿过管体段上端,从伞体段的伞面引出。
所述头顶段分为下段的垂直段、上段的水平段、中段的圆弧段。
该全泪道引流管采用硅橡胶材料制成,牵引线采用尼龙线。
所述伞体段的顶面直径与锥体段底面直径相适配,伞体段顶部直接一体连接在锥体段的底部;或者伞体段的顶面直径大于伞体段底面直径,伞体状通过一圆环体连接在锥体底部。
所述管体段顶部连接在锥体段、或伞体段、或所述圆环体上。所述伞体段与锥体段为一体结构。
锥体部的引流孔对称设置两个,且竖直向下与管体段连通。引流孔的孔径1mm。
本实用新型全泪引流管的规格为:管体段内径3-5mm,外径5-7mm,长50-60mm;头顶段的垂直段长15-20mm、水平段长10-18mm、圆弧段长4-10mm;头顶段管径均为0.4-1.2mm;锥体段底面直径3-5mm,两侧各有一个孔径1mm引流孔,锥体段高5mm;伞体段底部直径8-12mm,高3-5mm,伞面厚度2-3mm;锥体段与伞体段之间为一圆环体,该圆环体内圈与锥体段底面直径相当,外圈与伞体段内圈适配。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全泪道引流管,结构设计合理,头顶段的实心管设计与泪小管、泪囊腔及鼻泪管上段的生理弯曲相符合,对组织损伤小,不易与组织粘连,术后反应轻,易于拔除。其中锥体段设计使引流管易于穿过鼻泪管下端开口,并固定在开口附近的鼻泪管内,使引流管不易脱落。其伞体段的设计可避免粗大的管体部进入鼻泪管、泪囊腔,引起组织粘连,导致泪道再次阻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泪道引流管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全泪道引流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全泪道引流管管体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是本实用新型全泪道引流管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段;2-伞体状;3-锥体段;4-垂直段;5-圆弧段;6-水平段;7-牵引线;8-引流孔;9-牵引线;10-圆环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秀峰,未经柯秀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98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帽电焊面罩
- 下一篇:一种T型形状记忆纳米塑料宫内节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