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螺纹深度自动检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9679.8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6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石海鸿;袁关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鸿益进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18 | 分类号: | G01B2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孙皓;林虹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纹 深度 自动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螺纹深度自动检测机。
背景技术
螺丝在工业中有工业大米之称,而内螺纹的加工质量直接关乎螺纹连结的质量,内螺孔不仅在传统的汽车、家电、通讯等设备上大量使用,且在目前有庞大用量的移动电子多媒体上更是大量存在。在一些对于内螺纹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需要利用牙规对内螺孔的进行检测,但人工检测存在检测速度慢,特别是在需要大批量检测的场合,人工检测误判的几率大大增加,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精度高且适用于批量检测的内螺纹深度自动检测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螺纹深度自动检测机,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连接牙规旋转机构和位移驱动及监测系统,所述牙规旋转机构包括推进气缸、微电机、软轴和牙规,所述位移驱动及监测系统包括微型气动滑轨和位移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推进气缸通过电机安装底板连接微电机,微电机的前端通过软轴连接牙规,所述微电机还连接有电流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软轴为聚氨酯软轴。
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系统由控制器和相关电路组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微电机和位移传感器并列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内螺纹的大批量检测效率显著提升,并且检测精度高,误判的几率也大大降低,解决了小型金属件或紧固件内螺纹孔利用牙规全自动检测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内螺纹深度自动检测机,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由控制器和相关电路组成。该控制系统分别连接牙规旋转机构和位移驱动及监测系统,牙规旋转机构包括推进气缸1、微电机2、软轴和牙规,位移驱动及监测系统包括微型气动滑轨4和位移传感器3,微电机2和位移传感器3并列设置。其中,推进气缸1通过电机安装底板3连接微电机2,微电机2的前端通过软轴连接牙规,软轴为聚氨酯(PU)软轴。微电机2还连接有电流传感器,该电流传感器为霍尔电流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进行牙纹深度检测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人工将工件装满治具条内;→②工件到位,启动按钮;→③气动气缸夹紧治具条内工件(到位);→④推进气缸推出(位移传感器检测到位);→⑤微电机正转(位移传感器检测到扭进);→⑥推进气缸保持断气,微电机正转;→⑦检测到堵转电流,微电机反转(位移传感器检测扭进深度);→⑧牙规退出,推进气缸退回(位移传感器检退回到位);→⑨伺服移至治具条下一工件位;→⑩单次检测结束,重复检测则为第五步至第九步循环进行。其中,气动气缸用于夹紧工件治具条,推进气缸推动牙纹检测电机同时带动位移传感器;微电机正转为螺纹扭进方向,微电机反转为螺纹扭出方向;微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由霍尔电流传感器堵转控制,牙纹深度检测则由位移传感器控制。
本实用新型微电机前端安装采用PU材料制作的聚氨酯软轴,软轴上安装牙规。电流传感器实时监测微电机的工作电流,并反馈给控制系统,实现微电机扭矩控制,间接限制牙规的扭力。伺服驱动的工作台上设计气动夹具,可以快速固定待检工件。工作台移动可使工作台上待检工件的内螺孔一次进入检测区,达到批量检测的目的。对于某些可以采用送料机构送料的工件,也可以采用自动送料机构,将工件送入检测区,实现自动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鸿益进五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鸿益进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96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