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给料的太阳能褐煤干燥提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9087.6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4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杨虓;张杰;李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F26B17/04 | 分类号: | F26B17/04;F26B21/02;F26B23/10;F24J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太阳能 褐煤 干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给料的太阳能褐煤干燥提质系统,该系统利用集热器-温室型太阳能干燥器实现对褐煤的干燥脱水,同时配合运输带,从而达到连续给料生产的目的,属于褐煤提质新型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中国煤炭资源的不断减少和烟煤价格大幅上涨,各大矿业集团对开采利用边远地区褐煤资源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同时,由于褐煤碳氢比较低,是更为清洁的煤炭资源。但是,褐煤变质程度低,水分含量高,热值较低,必须通过干燥提质,才能有效利用,因而形成了国内研发褐煤提质技术的热潮。中国拥有丰富的褐煤资源,开发高效褐煤提质技术的相关装置设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传统的干燥提质方式,由于能耗较大且容易温度过高,使得煤中焦油等小分子析出,降低了其热值,而且造成污染,不利于大面积推广。于是,一种成本低、耗能少、排放污染小的干燥提质装置成为迫切的需要。
由于褐煤的黑度较高,吸收太阳辐射能力强,而国内的褐煤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部地区,该地的年总辐射约540~630kJ/cm2,属太阳能较丰富区,且气候干燥,如何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干燥的气候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利用太阳辐射和热风的联合作用实现褐煤的干燥提质,通过运输带的运输,达到连续生产的目的,具有成本低、耗能少、干燥褐煤效率高和生产连续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给料的褐煤干燥提质装置,本装置包括承载运输物料的输送带,本系统还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干燥室,设置在输送带的外周,用于形成温室效应,干燥在其中运输带上运动的褐煤,提升物料品质;
收集漏斗,设置在运输带尽头,用于收集干燥完成后从运输带上落下的产品;
空气集热器,设置在太阳辐射充足的地方,通过内部的真空管加热流经其的较冷空气,形成热风,为干燥室提供干燥介质,强化干燥效果,提高干燥速率;
辅助燃烧炉,通过燃烧产生的烟气来实现对物料干燥的强化,保证条件不充足时的提质效果,提升装置的适应性;
风路系统,为装置热风的循环提供路径和动力,并且保证热风的干燥性。
同时,本专利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得以进一步实现:
所述运输带运输褐煤在干燥室内进行干燥,完成干燥提质后随运输带排出干燥室,从而实现了给料的连续性,有利于实际生产的工艺布置,并且带速可调,便于根据原煤情况和产品要求控制干燥时间;
所述干燥室由隔热墙和玻璃盖板组成,墙内壁面涂抹吸收涂层,为物料提供实现干燥的环境,利用温室效应的原理干燥褐煤。太阳辐射能穿过干燥室顶部的玻璃盖板后,一部分直接投射到褐煤上,被其吸收并转换为热能,使物料中的水分不断汽化;另一部分则投射到涂有吸收涂层的干燥室内壁面上,也被其吸收并转换为热能,用以加热干燥室内的空气。热空气进而将热量传递给物料,使物料的水分不断被汽化;
所述空气集热器,包括内集管、外集管和细管,冷空气从真空集热器外集管一端流入,然后依次通过各真空集热管细管外部进行加热,再经细管流到内集管,最后热空气从内集管另一端流出,实现加热,形成热风,为干燥室提供干燥介质,强化干燥效果,提高干燥速率;
所述辅助燃烧炉包括燃烧室和烟道,在阳光不充足时可以通过燃烧水煤浆、油料等产生热烟气来强化温室中物料的干燥效果,通过烟道上方的闸门来控制其与主系统的连接于封闭,工艺灵活;
所述风路系统包括风机、风道、分流器和除尘装置。通过风机为热风在风道中循环提供动力,闸门控制风的流向,便于不同环节对风的控制,分流器分流一部分用后热风经除尘装置后排出,提高热风利用效率。
本专利的有益效果在于:
1)成本低:系统中的干燥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相较于传统的干燥方式,成本极低;
2)耗能少:除了风机和运输带以及偶有应用的辅助燃烧炉消耗能量,系统总体耗能很低;
3)排放污染小:使用洁净的太阳能作为干燥能源,且设置了除尘装置,系统不向外界排出污染物;
4)系统装置结构较为简单,运行和维护的费用少,干燥褐煤效率高,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90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沐浴系统
- 下一篇:大豆酸乳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