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导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9032.5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3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杳华;黄金生;魏玉吉;张明;周佑斌;喻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4101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深水基础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简易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陆地上的承台基坑围堰施工,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经测量放点以后,通过双拼工字钢作为导向物直接摆放在测量边线上进行导向插打拉森钢板桩;在拉森钢板桩插打完成之后,直接将导向物作为围囹,并将围囹通过牛腿焊接安装在拉森钢板桩上,形成基坑围堰,随后即可在基坑围堰中以挖机进行基坑开挖。而对于深水区钢板桩围堰施工,传统的施工方法是在插打钢板桩前设置临时导向装置,待钢板桩插打闭合后,采用逆作法,边抽水边由上至下逐层安装围堰及支撑杆。钢板桩随着抽水过程的进行,变形逐渐累积增加,内力增大,为了控制其抽水过程中钢板桩的变形及内力,一般是采用加密设置围檩支撑系统的方式。这就导致了围檩支撑较多、施工复杂、施工周期长的问题。例如:中国专利号为201120165591.X,公开日为2011年12月14日,公开了一份名称为深水钢围堰下沉定位导向装置的专利文件,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水钢围堰下沉定位导向装置,包括装设于钢围堰内壁上的固定系统,固定系统上装设有可与钢护筒滚动接触的滚轮导向系统。该实用新型的深水钢围堰下沉定位导向装置,可减小与钢护筒之间的摩擦,具有结构简单、定位导向精确的优点。
但是上述钢围堰下沉定位导向装置制作工艺较复杂,且需要多方定位才能满足精度要求,施工周期长,不易准确安装。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导向装置,其是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操作的钢围堰沉降导向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简易导向装置,包括钢围堰、钢护筒,所述钢围堰的内壁上固定有导向装置;所述简易导向装置的本体由长方体形的合金钢板制作,其一侧面的中部沿长度方向开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的深度为3.3-4.5cm,宽度为5-7.8cm。
进一步的,其开有矩形凹槽的一端面上涂有润滑油。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装置与所述钢围堰为焊接连接。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简易导向装置通过一端的凹槽与钢护筒贴合,另一端与钢围堰的内壁焊接固定,使水中围堰钢板桩的插打得以准确导向,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操作;
(2)本实用新型的开有矩形凹槽的一端面上涂有润滑油,有效减小了该装置与钢护筒间的摩擦阻力,避免了钢护筒的摩擦变形损失;
(3)本实用新型采用合金钢制作,保证了导向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围堰;2、导向装置;3、钢护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简易导向装置,包括钢围堰1、钢护筒3,钢围堰1的内壁上固定有导向装置2;简易导向装置2的本体由长方体形的合金钢板制作,其一侧面的中部沿长度方向开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的深度为4cm,宽度为6cm;其开有矩形凹槽的一端面上涂有润滑油;导向装置2与钢围堰1为焊接连接。
使用时,在钢围堰1拼装完成之后,按钢围堰1内四周桩基钢护筒3的数量,将本实用新型的导向装置2对称焊接在钢围堰1的内壁上,与钢围堰1形成整体。钢围堰1下沉过程中将钢围堰1起吊至一定高度后,调整钢围堰1平面的位置,使导向装置与钢护筒3对准,然后开始下放钢围堰1。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矩形凹槽的深度为3.3cm,宽度为7.8cm。
实施例3
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矩形凹槽的深度为4.5cm,宽度为5cm。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未经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90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