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施工用折叠式可伸缩工具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8890.8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6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涛;张杰;游杰勇;曾巍;郑宇伟;贾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22 | 分类号: | E04G1/22;E04G1/3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徐皂兰 |
地址: | 450009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施工 折叠式 伸缩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用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折叠式可伸缩工具架。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抹灰和装饰处理过程中,往往需要从上到下对室内墙板及屋顶进行装饰处理,一般高度较高,需要搭设工具架或脚手架,以方便工人操作,但是,随着施工进展,需要不断的降低工具架或脚手架的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施工,而现有的工人再施工时搭设的脚手架或工具架,其高度不能调节,需要降低高度时,只能从新搭设,或者拆除部分脚手架或工具架,施工麻烦,操作不便,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很有可能会因为搭架时出现的质量问题会造成安全隐患,出现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折叠式可伸缩工具架,该工具架的支腿可伸缩,可方便升降工具架的高度,方便工人操作,该工具架的支撑板可拆卸折叠,方便搬运移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节约劳动力,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施工用折叠式可伸缩工具架,其中:包括支腿及支撑板,支撑板底面的四角设置有连接座,支腿设置在连接座内,支腿通过连接座支撑在支撑板的四角,所述的支腿为可伸缩支腿,所述的支撑板为可折叠支撑板。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板包含至少两块台板,相邻的两块台板之间铰接,所述台板的侧面设置有连接管,相邻的两块台板的侧面通过穿装在连接管内的连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支腿包括外管及内管,内管套装在外管内,且内管可在外管内伸缩滑动。
进一步,所述的支腿的外管及内管上均设置有通孔,内管与外管通过穿装在通过内的螺栓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支腿的内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可伸缩的凸块,所述的支腿的外管上设置有与凸块相配合的孔,内管与外管通过凸块与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支腿可伸缩,可方便升降工具架的高度,方便工人操作,该工具架的支撑板可拆卸折叠,方便搬运移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节约劳动力,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于操作,材质较轻,不易磨损,不易变形,不易腐蚀,利于安装拆除和搬运储存。可多次周转或长期使用,高度可调节,能保护好柱角,能安全的使用在各施工场地且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操作方便、运用广泛,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建筑施工用折叠式可伸缩工具架,包括支腿1及支撑板2,支撑板2底面的四角设置有连接座3,支腿1设置在连接座3内,支腿1通过连接座3支撑在支撑板2的四角,所述的支腿1为可伸缩支腿1,支腿1包括外管7及内管8,内管8套装在外管7内,且内管8可在外管7内伸缩滑动。支腿1的外管7及内管8上均设置有通孔,内管8与外管7通过穿装在通过内的螺栓连接。所述的支撑板2为可折叠支撑板2,支撑板2包含四块台板4,相邻的两块台板4之间铰接,所述台板4的侧面设置有连接管5,相邻的两块台板4的侧面通过穿装在连接管5内的连杆6连接。
当需要调节工具架的高度时,松开螺栓,拉动内管8或外管7即可调节支腿1的高度,从而调节本实用新型的高度,调节完毕后,再次将螺栓穿过内管8及外管7的通孔即可。当需要拆装移动工具架时,将支腿1从连接座3内拿下,讲连杆6从连接管5内取出,折叠台板4,方便移动运输。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重复实施例一,有以下不同点,支腿1的内管8的外表面设置有可伸缩的凸块9,所述的支腿1的外管7上设置有与凸块9相配合的孔,内管8与外管7通过凸块9与孔连接。使用时,内管8在外管7内滑动,当凸块9与外管7上的孔对应时,凸块9弹出,伸进孔内,从而将内管8与外管7固定,当需要调节高度时,将凸块9按下,抽动内管8或外管7即可
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88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臂式升降平台
- 下一篇:一种金刚砂耐磨地坪系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