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合田间的赤眼蜂孵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8754.9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7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新和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田间 赤眼蜂 孵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昆虫孵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适合田间的赤眼蜂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
赤眼蜂属于膜翅目赤眼蜂属的一种寄生性昆虫。大多数雌蜂和雄蜂的交配活动是在寄主体内完成的。它靠触角上的嗅觉器观寻找寄主。先用触角点触寄主,徘徊片刻爬到其上,用腹部末端的产卵器向寄主体内探钻,把卵产在其中。人们利用赤眼蜂这种特性抑制生玉米螟卵和松毛虫卵的生长。
现如今人们使用赤眼蜂卵纸卡直接挂在玉米、松树的植株上,但是纸卡本身易湿,而连接处易断裂并且赤眼蜂卵纸卡上的卵粒容易被其它昆虫或鸟类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田间的赤眼蜂孵化装置,解决现如今直接使用赤眼蜂卵纸卡挂株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合田间的赤眼蜂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的上部连接多个根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设有顶棚,底座的中部设有放置赤眼蜂孵化盒的固定槽,在每根支撑杆之间设有防护网,底座的下部设有连接座,所述的连接座包括连接在底座下部的下支撑杆以及连接在下支撑杆的固定叉。
具体的,所述的赤眼蜂孵化盒包括盒体、盒盖以及设置在盒体两侧的挡块,所述的盒体中设有多个放置赤眼蜂卵纸卡的斜槽,所述的盒盖中设有和斜槽个数对应的斜孔。
为了防止生物对赤眼蜂卵纸卡的破坏,所述的底座的两侧设有防护斜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赤眼蜂孵化装置结构简单、组合方便、防止了赤眼蜂在卵化过程中赤眼蜂卵纸卡易潮湿、易断裂的现象。并且进一步防止生物对赤眼蜂卵纸卡的破坏。提高了赤眼蜂孵化成活率。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示意图。示意赤眼蜂孵化盒的结构。
图中:1. 底座、2. 支撑杆、3. 顶棚、4. 固定槽、5. 防护网、6. 下支撑杆、7. 固定叉、8. 盒体、9. 盒盖、10. 挡块、11. 斜槽、12. 斜孔、13. 防护斜边、14. 赤眼蜂卵纸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适合田间的赤眼蜂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部连接多个根支撑杆2,支撑杆的顶部设有顶棚3,底座1的中部设有放置赤眼蜂孵化盒的固定槽4,在每根支撑杆之间设有防护网5,所述的底座1下部设有连接座,所述的连接座包括连接在底座1下部的下支撑杆6以及连接在下支撑杆6的固定叉7。为了稳固所述的连接座可以设置2组,防护网5采用细目筛网(与赤眼蜂成体的体积相似)。
如图1、2所示,具体的,所述的赤眼蜂孵化盒包括盒体8、盒盖9以及设置在盒体1两侧的挡块10,所述的盒体8中设有多个放置赤眼蜂卵纸卡14的斜槽11,所述的盒盖9中设有和斜槽个数对应的斜孔12。
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生物对赤眼蜂卵纸卡的破坏,所述的底座1的两侧设有防护斜边1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皆应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新和,未经刘新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87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