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碟剎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38273.8 | 申请日: | 2013-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7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 发明(设计)人: | 许亨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芫恩利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L3/00 | 分类号: | B62L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碟剎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自行车碟剎线结构,尤指一种方便使用者拆修剎车管线管接头的自行车碟剎线结构。
【背景技术】
请配合参阅图11所示,是习知的自行车剎车线的管接头结构,该管接头结构70是由一管线71、一螺套72、一环件73、一具倒勾齿部741的转接头74及一螺柱75所组成。
该管线71的两端外周缘分别套设螺套72及环件73,使环件73得以容置于各螺套72内,且该管线71的两端供该转接头74的倒勾齿部741紧密插置,该转接头74具有一镂孔742,该镂孔742是供该螺柱75穿设(如图11所示),并利用该螺柱75螺设于该剎车夹器的接管(图中未示)。
虽然,该等结构得以作动剎车夹器,但是,由于习知的管线71与转接头74的连接方式是直接以管线71套置于转接头74的倒勾齿部741,而是将管线71紧密咬死,故当使用者要进行拆修管线71时,不仅需花较大的力量拉扯,甚至于需要破坏管线71,才得以将管线取下,如此一来,不仅拆卸不易,且亦降低管线71的使用寿命。
再者,由于习知结构的管线71与转接头74之间并没有设置密封件,不仅容易产生漏油现象,更容易造成剎车不安全的危险;显然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1、提供一种具有防漏油功效,强化剎车安全性的自行车碟剎线结构;2、提供一种拆修剎车线时,不会破坏管线的自行车碟剎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碟剎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碟剎线结构是由一个管线、二个内缘具有内螺纹部的螺套、二个外周缘具有剖槽的环件、二个具有螺柱的中空螺设件、二个密封件及二个转接头组所组成;
该管线的两端外周缘分别套设各螺套及各环件,使各环件得以容置于各螺套内,且该管线的两端供各螺设件的螺柱螺设,而该转接头组具有一中空转接头,该转接头与该螺设件之间装设该密封件,且该转接头的一端具有一得以与该螺套的内螺纹部螺设的外螺纹部,而该转接头组设于剎车夹器的接管。
其中,该密封件为止漏环。
其中,该转接头与该剎车夹器的接管之间装设一止漏环。
其中,该转接头具有一镂孔,该镂孔供一具轴向通孔及径向流孔的螺柱穿设,并利用该螺柱螺设于该剎车夹器的接管。
其中,该转接头与该螺柱之间装设一止漏环。
本实用新型优点及功效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漏油功效,强化剎车安全性的自行车碟剎线结构;提供一种拆修剎车线时,不会破坏管线的自行车碟剎线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卸动作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卸动作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卸动作示意图(三)。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三)。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四)。
图11是习用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管线10 螺套20 内螺纹部21
环件30 剖槽31 螺设件40
螺柱41 密封件50 转接头组60
转接头61 外螺纹部611 镂孔612
止漏环62 螺柱63 轴向通孔631
径向流孔632 止漏环64 管接头结构70
管线71 螺套72 环件73
转接头74 倒勾齿部741 镂孔742
螺柱7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芫恩利有限公司,未经芫恩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82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