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模型腔的注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8046.5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4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沈军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博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9/24 | 分类号: | B29C39/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101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料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给下模型腔注料的下模型腔的注料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模具注料过程有两种方式,方式一是闭模注料方式即在模具处于合模状态下进行注料,方式二是在开模状态下,通过手工注料方式即手工把原料注入到下模型腔内。方式一,是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将原料注入进料口和主浇道,然后经分浇道进入模具的各个型腔内。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586737U,公开日2010年09月22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压铸模浇注系统,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压铸模浇注系统,其包括主流道、多条横浇道,可以将流入其中的金属液通过内浇口注入到模具型腔中。
方式二,当模具处于开模状态下,对下模型腔进行注料的开模注料方式;开模注料方式一般采用人工手动注料的方式,将原料注入定模即凹模的型腔内,然后再用刮板将型腔外多余的原料刮掉,已达到定量注料的目的。目前的这两种种模具注料方式都有缺点,方式一的缺点是模具结构复杂,制作难度大,生产成本高,注料不均匀。方式二的缺点是这种手动开模注料的方式,其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同时还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开模注料方式采用人工手动注料,其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下模型腔的注料系统,其可实现开模注料方式的自动注料,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并且使用寿命长、使用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下模型腔的注料系统,包括机架、支撑件及下端开口的箱体;所述机架上设有导轨,所述支撑件可沿导轨滑动的设于导轨上,所述机架与支撑件之间设有用于推动支撑件沿导轨移动的推移装置;所述箱体设于支撑件下方,支撑件上设有用于升降箱体的升降装置;所述箱体上设有进料口。
本方案下模型腔的注料系统的注料过程如下:
当模具开模后,首先,推移装置和升降装置将箱体移动到下模上表面上,并使箱体下端口正对下模型腔,同时箱体的下端面抵靠在下模上表面上;
接着,原料由进料口往箱体内注料,由于箱体下端开口且箱体下端口正对下模型腔,箱体内的原料将逐渐注入下模型腔内;当下模型腔内完成注料后,进料口停止向箱体内注料;
再接着,通过推移装置和升降装置将箱体移开,当箱体移置下模外侧后,模具合模;而箱体内滞留的原料将由其下端口落入回收原料的回料箱内。本方案通过下模型腔的注料系统来完成对模具型腔的自动注料,不仅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而且使用寿命长、使用安全可靠。
作为优选,箱体内设有与进料口相连接的进料管,进料管的端部位于箱体中部,且进料管的该端部上设有往下延伸的出料头,出料头的侧面及底面上设有若干出料孔。本方案在箱体内腔中部设置往下延伸的出料头,并在出料头的侧面及底面上设置若干出料孔,这样在注料过程中原料可以通过出料头上的出料孔快速有效的注入到下模型腔内。
作为优选,箱体下端面上设有环绕其下端口边缘的环形橡胶密封件。由于箱体下端面设有环绕下端口的上环形橡胶密封件;当箱体移动到下模上表面上时,环形橡胶密封件将贴合在下模上表面上使箱体下端面与下模上表面紧密贴合;进而保证箱体向下模型腔内注料的过程中,原料不会由于箱体下端面与下模上表面之间溢出。
作为优选,箱体的内腔顶部设有气囊袋,箱体上还设有与气囊袋相连通的连接管道,并且位于箱体外侧的连接管道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气囊袋内的气压的气压传感器或气压计。由于本方案的箱体内设有气囊袋,箱体外设有用于检测气囊袋内的气压的气压传感器或气压计;当原料通过箱体不断的注入下模型腔,随着下模型腔和箱体内腔的原料逐渐注满,箱体内的气囊袋将逐渐被挤压,使气囊袋的气压逐渐升高;当气压传感器或气压计检测到气囊袋内的气压升高至设定值时,停止原料注入,从而实现原料注料的自动控制。
作为优选,箱体上部设有回料口,回料口处设有回料管道,且靠近回料口的回料管道上设有溢流阀。由于回料口、回料管及溢流阀的设置,当原料通过箱体不断的注入下模型腔,随着下模型腔和箱体内腔的原料逐渐注满,箱体内的压力逐渐增大;当箱体内的压力超过溢流阀的设定值时,箱体内的原料将通过回料管回流到原料箱内,可靠的保证注料过程中箱体所承受的压力不会过大,从而保证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并延长箱体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博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金华市博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8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