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煤机用橡套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7547.1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6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吉勇;苏明华;王健红;吕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宝林集团大连金州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7/04;H01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100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煤 机用橡套软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煤机用橡套软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采煤机用橡套软电缆一般要采用单线直径小于0.51mm的细铜线,导体最外层绞合方向为左向,相邻层方向相反,导体绞合表面节距沟明显,影响绝缘挤出效果,缆芯加填充,仅有一层外护套,因此电缆使用寿命低,一般在3个月以内,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采煤机用橡套软电缆,解决了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线芯外部包覆内护套,内护套外由纤维编织加强层包裹,最外层包有外护套,所述的是线芯是由三根动力线芯和一根控制线芯呈正方形排列而成,动力线芯和控制线芯之间有一根地线芯导体半导电层,所述的动力线芯最内层设置有一动力线芯导体,其外包裹一层动力线芯绝缘,最外层包裹动力线芯半导电屏蔽层,所述的控制线芯最内层有三根呈等边三角形排列的控制线芯导体,其外包覆控制线芯绝缘层。
所述的动力线芯导体及控制线芯导体均由镀锡软铜导体同向绞合而成,最外层绞合方向为左向,单线直径小于0.3mm。
所述的内护套和外护套之间采用抗拉强度高的纤维编织加强层。
所述的内护套和外护套均采用高强度阻燃护套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柔软性(可移动性)高、抗弯曲性好、耐磨性佳、抗冲击性和抗挤压性能强,电缆使用寿命1年以上。镀锡导体中单线直径小于0.3mm,采用同向绞合,最外层绞合方向为左向,导体绞合表面无复绞的节距沟,绝缘挤出效果好,导体结构更柔软,弯曲性能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力线芯;2、动力线芯导体;3、动力线芯绝缘层;4、动力线芯半导电屏蔽层;5、地线芯导体半导电层;6、控制线芯;7、控制线芯导体;8、控制线芯绝缘层;9、内衬套;10、编织加强层;11、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采煤机用橡套软电缆,包括由三根动力线芯、一根控制线芯和一根地线芯导体半导电层组成的线芯,线芯外部包覆内护套(9),内护套(9)外由纤维编织加强层(10)包裹,最外层包有外护套(11)。三根动力线芯(1)和一根控制线芯(6)呈正方形排列而成,动力线芯(1)和控制线芯(6)之间有一根地线芯导体半导电层(5),所述的动力线芯(1)最内层设置有一动力线芯导体(2),其外包裹一层动力线芯绝缘层(3),最外层包裹动力线芯半导电屏蔽层(4),所述的控制线芯(6)最内层有三根呈等边三角形排列的控制线芯导体(7),其外包覆控制线芯绝缘层(8)。
内护套(9)和外护套(11)之间采用抗拉强度高的纤维编织加强层。内护套(9)和外护套(11)均采用高强度阻燃护套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宝林集团大连金州电缆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宝林集团大连金州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75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一体化光电复合环状光缆
- 下一篇:一种新型防水电力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