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驱动平板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7358.4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8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乐可祥;陈存裕;陈子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合兴船厂 |
主分类号: | B63C3/12 | 分类号: | B63C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75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驱动 平板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液压驱动平板车,特别是一种用于支撑并拖运船舶的液压驱动平板车。
背景技术
船舶在航行时由于触礁或碰撞导致船舶损伤后,需要将船舶拖上岸后方可对其进行维修,传统的做法是:将拉索的一端与位于水中的船舶连接,在岸上通过牵引机构拖拽拉索的另一端,使船舶上岸。在拉船的过程中,船舶与地面产生巨大的摩擦,致使船舶破损严重;而且在拖拽的过程中,船舶本体会发生形变,导致船舶的各项系数发生改变,影响船舶的使用性能,这种拖拽船舶的工作,多数还是利用人力来完成的,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支撑并拖运船舶的液压驱动平板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液压驱动平板车,包括其下部具有车轮的车体和设于车体上的用于与船体的下表面相贴合的顶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上设有用于驱动车轮沿纵导轨滚动的驱动结构,所述的车体上还设有用于驱动顶升平台垂直升降的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下端与车体相铰接,其上端与顶升平台相铰接。
当有船舶需要被拖上岸时,控制驱动结构工作,使驱动结构推动车体向水源方向移动,当车体移动到水中且位于船舶的下方时,控制驱动结构停止工作,集控室控制千斤顶工作,顶升平台上升后与船体的下表面相贴合,千斤顶停止工作。此时再控制驱动结构,使驱动结构带动车体沿导轨向河岸方向移动,将船舶拖上岸。当集控室控制千斤顶工作,使顶升平台下降后,工人对船舶进行维修。将上面的操作顺序反过来操作,可将修好的船舶运回到水里去。
在上述的液压驱动平板车中,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若干设于车体下部的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纵导轨相垂直设置,上述的车轮套设于该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
在上述的液压驱动平板车中,所述的液压马达为6排,每排液压马达的数量为4至12个。
在上述的液压驱动平板车中,所述的顶升平台包括中板、位于中板左侧的可单独升降的左侧板和位于中板右侧的可单独升降的右侧板,所述的中板至少由4个均匀设置的千斤顶支撑,所述的左侧板至少由2个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千斤顶支撑,该千斤顶的上部与左侧板的下侧面铰接,所述的右侧板至少由2个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千斤顶支撑,所述千斤顶的上部与右侧板的下侧面铰接。
当拖运平底型船舶时,位于中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下部的千斤顶同时工作,将中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同时向上顶,使中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表面能同时与船底进行接触。由于与船底的接触面积大,可有效将船舶托起。当拖运尖底船舶时,中板下部的千斤顶不工作,左侧板和右侧板下部的千斤顶同时工作,千斤顶在向上顶的过程中,左侧板与右侧板的边缘逐渐与船底进行接触,由于千斤顶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其上部与左侧板和右侧板相铰接,左侧板和右侧板将会绕着铰接点转动,最终使左侧板和右侧板与尖底船舶底部的斜面相抵靠,保证了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液压驱动平板车中,所述左侧板的下侧铰接有连接板一,所述连接板一的下端延伸至车体处并与该车体相铰接,所述的铰接点位于中板的下部;所述右侧板的下侧铰接有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二的下端延伸至车体处并与该车体相铰接,所述的铰接点位于中板的下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液压驱动平板车具有以下优点:
结构设计合理、拖船时减少工人操作、省时省力,而且在不损伤船体的前提下进行,不影响船舶的设计参数,有效延长了船舶的使用寿命;该结构可拖运不同类别的船舶,适用范围广,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轮;2、车体;3、千斤顶;4、中板;5、左侧板;6、右侧板;7、连接板一;8、连接板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液压驱动平板车,设置在导轨上,包括其下部具有车轮1的车体2和设于车体2上的用于与船体的下表面相贴合的顶升平台,车体2上设有用于驱动车轮1沿纵导轨滚动的驱动结构,车体2上还设有用于驱动顶升平台垂直升降的千斤顶3,千斤顶3的下端与车体2相铰接,其上端与顶升平台相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合兴船厂,未经浙江合兴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73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