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体物料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5861.6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4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启发;吴隆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金银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16 | 分类号: | B65G5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料输送领域,确切地说是指一种粉体物料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化工、橡胶、涂料、制药等行业中,经常有许多固体粉料需要加入配料或搅拌设备中。固体粉料在输送加料过程中具有扬尘、流动性差、管道输送困难、环境污染性强等不利因素。传统的气力加粉工艺,一般采用真空吸料(负压)、气压输送(正压)等方式,其应用也应经比较成熟。然而,采用真空吸料(负压)输送方式,供料系统结构复杂,且只能由一处供料;采用气压(正压)输送方式,对系统密封性能要求高,因管道内的真空度有限,故输送距离有限。
现有的新式气动隔膜泵,其实质是融合了正压、负压两种输送方式的混合式气力输送装置。如名称为“白炭黑自动投料与废料收集设备”(专利号:201020692352.5)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布的技术方案中,粉料的输送是以气动隔膜泵为输送主体设备的投料系统。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储罐、密炼机、气动隔膜泵和收集部件,可实现粉料的连续式投送。其工作过程简述为:将粉料从储罐1顶部加料口加入储罐1中,开启第一阀门3、第二阀门5,启动气动隔膜泵2将粉料经软管进入密炼机4内。粉尘状粉料随气体经第二阀门5进入布袋6中被收集,有效减少了粉尘飞扬。
如上述名称为“白炭黑自动投料与废料收集设备”(专利号:201020692352.5)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布的技术方案中,粉料投料采用人工倒料的方式,在储罐顶端加料口倒入粉料时,难以有效避免粉尘向外飞扬造成污染;对于堆积密度较大、吸附性较强的粉料,在储罐底部可能会存在堆积、起拱等现象而难以有效输送;此外,残余粉尘随尾气进入布袋中实现分离、回收,对布袋的过滤性能要求较高,布袋需要经常更换,不利于长时间有效地对粉尘进行分离,对连续投料、生产要求带来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粉体物料上料装置,可以实现密封、防尘、便利地达到加料目的。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粉体物料上料装置,包括投料储罐和终端设备,所述投料储罐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连接有输送管,所述投料储罐设置有抽风设备,所述抽风设备的入口处设置有过滤器,所述投料储罐的底部设置有破拱器;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气动隔膜泵和进料阀门;所述终端设备上设置有粉尘收集分离设备,所述粉尘收集分离设备设置有储压反吹罐。
优选地,所述输送管连接在所述投料储罐的底部和所述终端设备的上部,所述输送管在沿粉料输送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气动隔膜泵和所述进料阀门。
优选地,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粉尘收集分离设备之间设置有排气阀门。
优选地,所述破拱器为桨式破拱器。
优选地,所述进料阀门为气动阀门;所述排气阀门为气动阀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粉体物料上料装置,投料储罐和终端设备之间连接有输送管,投料储罐设置有抽风设备,抽风设备的入口处设置有过滤器,投料储罐的底部设置有破拱器;输送管上设置有气动隔膜泵和进料阀门;终端设备上设置有粉尘收集分离设备,粉尘收集分离设备设置有储压反吹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粉体物料上料装置,可以实现密封、防尘、便利地达到加料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白炭黑自动投料与废料收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粉体物料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请参见图2,该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粉体物料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体物料上料装置,包括投料储罐S3和终端设备S11,投料储罐S3和终端设备S11之间连接有输送管S5,投料储罐S3设置有抽风设备S1,抽风设备S1的入口处设置有过滤器S2,投料储罐S3的底部设置有桨式破拱器S4;输送管S5上设置有气动隔膜泵S6和进料阀门S7;终端设备S11上设置有粉尘收集分离设备S10,终端设备S11和粉尘收集分离设备S10之间设置有排气阀门S9,粉尘收集分离S10设备设置有储压反吹罐S8。
输送管S5连接在投料储罐S3的底部和终端设备S11的上部,输送管S5在沿粉料输送的方向依次设置气动隔膜泵S6和进料阀门S7。
进料阀门S7为气动阀门,便于控制;排气阀门S9为气动阀门,便于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金银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金银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58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