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模块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5707.9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1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戴芳芳;赵春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百川连接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161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模块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模块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连接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它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这是光纤连接器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光纤连接器影响了光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各项性。
常见的光纤模块连接器如图1~图3所示,包括,金属壳体1a、设置金属壳体1a内的插芯本体2a、镶入插芯本体2a的两个导光棒3a、4a,套设两个导光棒3a、4a后部的导光棒固定塑料套5a。
上述产品对导光棒通用的零件组合式设计,即上下两导光棒组合后镶入插芯本体。可能出现的难组装和装上后易松动等现象,因为在插芯本体上没有任何约束装置对其进行约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光纤模块连接器,导光棒和插芯本体配合紧密牢靠,易于组装成品,提高效率;而且,减少模具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光纤模块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包括外壳和后盖;插芯本体,设置于金属壳体内前部;两根导光棒,前部设置于插芯本体上;其特征在于,两根导光棒左右镶嵌入插芯本体两侧面;其中,所述的导光棒前部向下弯折,且为分叉结构,导光棒前部分叉之间通过一连接部连接;导光棒前部弯折前的水平部分之间还设连接挡块;所述的插芯本体两侧面下部分别凸设两挡块,该两挡块间隔一供导光棒一分叉插入的间距;该插芯本体两侧面上部对应导光棒前部弯折前的水平部分之间水平方向设置限位块,所述导光棒前部弯折前的水平部分之间的连接挡块抵靠该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对导光棒进行了全新设计,采用左右单独镶入式设计,对于生产组装操作上简单易操作。
2.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旧有设计可能出现的难组装和装上后易松动,新设计后导光棒单独和塑体配合,紧密牢靠,易于组装成品,提高效率。
3.本实用新型为左右导光棒单独镶入式,在旧有零件组合式设计上省去了一套塑料套模具的开发。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光纤模块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光纤模块连接器中导光棒与插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光纤模块连接器中导光棒与插芯本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光棒与插芯本体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光棒与插芯本体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4~图6,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模块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1,包括外壳和后盖;插芯本体2,设置于金属壳体1内前部;两根导光棒3、4,前部设置于插芯本体2上;其中,两根导光棒3、4左右镶嵌入插芯本体2两侧面;其中,所述的导光棒3(以导光棒3为例,下同)前部31向下弯折,且为分叉结构,导光棒前部31分叉311、312之间通过一连接部32连接;导光棒前部31弯折前的水平部分33之间还设连接挡块34;所述的插芯本体2两侧面下部分别凸设两挡块21、22(以插芯本体2一侧的两挡块21、22为例,下同),该两挡块21、22间隔一供导光棒3一分叉311插入的间距;该插芯本体2两侧面上部对应导光棒3前部弯折前的水平部分之间水平方向设置限位块23,所述导光棒3前部弯折前的水平部分之间的连接挡块34抵靠该限位块23。
本实用新型对导光棒进行了全新设计,采用左右单独镶入式设计,对于生产组装操作上简单易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百川连接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百川连接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57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