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板梁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35527.0 | 申请日: | 2013-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7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 发明(设计)人: | 侯兆新;龚超;杨怡婷;张秀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5/10 | 分类号: | E04B5/10;E04C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板梁。
背景技术
在钢结构建筑中,钢梁是重要的承重构件,目前多采用工字钢、热轧H型钢、焊接H型钢等实腹式截面形式。在实腹式截面形式基础上,国内外先后发展了蜂窝形截面梁,蜂窝梁是在H型腹板上按一定的折线进行切割后变换位置重新焊接组合而成的新型梁。蜂窝梁显著提高了梁的刚度和强度,在梁本身自重减轻的情况下梁能承受更大的荷载,应用于更大的跨度,节省钢材、运输安装费用,有很可观的经济价值。蜂窝梁腹板的孔洞既美观又便于布设管线,可以减少建筑层高,整体上减少建筑造价。据国外资料介绍,以蜂窝梁代替实腹梁能节省钢材25%~50%,节省油漆和运输安装费用15%~34.6%。但目前蜂窝梁多采用热轧H型钢加工制作而成,受限于H型钢的规格蜂窝梁翼缘厚度和腹板厚度不能根据受力需要进行最优匹配,且加工相对复杂。
在钢结构房屋建筑中,楼盖结构多采用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梁,该板梁体系具有施工周期短,现场作业方便,建筑整体性优于预制装配式楼面等优点;但也有楼层结构高度大,楼盖下表面不平整需做吊顶,压型钢板板底需做防火处理,防火防腐费用高等缺点。而在高层建筑中,由于层顶的设备安装管道以及纵横框架大梁,都需要一定的层高,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常因层高限制或增加净高等方面的要求,需要尽量降低梁的截面高度,传统楼盖结构由于结构高度较大不能满足要求,为了满足工程需求就迫切需要开发新型楼盖结构体系。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应用广泛、综合效益好,在继承传统压型钢板组合楼优点的同时,且具有结构高度小、楼盖下表面平整无需吊顶、防火防腐费用省、房间布局灵活的钢混凝土组合板梁结构以及该结构中应用广泛,经济性能好,在继承蜂窝梁优点的同时,具有更好的经济性,且加工简便的空腹扁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板梁,包括空腹扁梁以及搭接在所述空腹扁梁对称两侧的预制混凝土板和混凝土叠合层,其中所述空腹扁梁包括若干腹板、分别与所述腹板连接的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所述腹板沿着所述上、下翼缘板的长度方向间距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混凝土板搭接在钢梁的下翼缘钢板的两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浇筑于混凝土叠合层内的双向钢筋网,所述腹板之间的间隙或者所述腹板上的孔洞。
进一步地,腹板为H型钢、工型钢或箱型钢中的一种或几种。
特别地,所述下翼缘板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上翼缘板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腹板等间距平行排列。
具体地,所述腹板截面方向沿垂直于上、下翼缘板长度方向布置。
优选地,所述腹板和所述上、下翼缘板通过焊接相连接。
1、本实用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板梁中的空腹扁梁,腹板的孔洞既美观又便于布设管线,可以减少建筑层高,整体上减少建筑造价。
2、本实用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板梁中的空腹扁梁与实腹梁相比,自重更轻、承载能力更高;与组合桁架相比,建筑构造更简单,防腐性能更好。
3、本实用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板梁中的空腹扁梁与蜂窝梁相比,加工方便、用钢量省。
4、本实用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板梁具有施工周期短,现场作业方便,建筑整体性优于预制装配式楼面等优点。
5、本实用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板梁腹板的孔洞既美观又便于布设管线,可以减少建筑层高,整体上减少建筑造价。
6、本实用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板梁结构高度较小,在建筑高度一定时,能够增加建筑层数,在建筑层高和层数一定时,能够减小建筑高度。
7、本实用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板梁具有楼盖下表面平整无需吊顶、防火防腐费用省、房间布局灵活等诸多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板梁中的空腹扁梁的腹板采用工字型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立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板梁中的空腹扁梁的腹板采用箱型截面时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板梁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钢混凝土组合板梁中的空腹扁梁,由上翼缘钢板11、下翼缘钢板12、型钢腹板13焊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55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