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安全型灭菌器冷凝水灭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5026.2 | 申请日: | 2013-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4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范自良;吴斌;王清;吕青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07 | 分类号: | A61L2/07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安全 灭菌 冷凝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详细讲是一种用于对灭菌器冷凝水进行二次灭菌,灭菌效果好的生物安全型灭菌器冷凝水灭菌器。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脉动真空灭菌器是一种利用饱和蒸汽在冷凝时释放出大量潜热的物理特性和高温饱和蒸汽穿透力强的特性,使待灭菌的物品处于高温和潮湿的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从而达到灭菌目的医用消毒灭菌设备。现有的脉动真空灭菌器在灭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直接排放,易造成二次污染;尤其是在非典型肺炎(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高危、传染性疾病爆发时,灭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中及易残留的未杀灭病菌,污染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出现了可以对脉动真空灭菌器在灭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进行二次杀毒灭菌的生物安全型灭菌器,现有的对灭菌器冷凝水进行二次灭菌的冷凝水灭菌器由内腔体和外腔体组成,内腔体围成冷凝水灭菌腔,外腔体设在内腔体外部,外腔体和内腔体围成加热腔,冷凝水灭菌腔底部设有冷凝水排出口,外腔体上设有加热腔排气口,冷凝水灭菌腔内设有冷凝水液位计。这种冷凝水灭菌器散热效果差,热能利用率低,对冷凝水的灭菌效果差、能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对灭菌器冷凝水进行二次灭菌,散热效果好,热能利用率高,灭菌效果好、能耗低的生物安全型灭菌器冷凝水灭菌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物安全型灭菌器冷凝水灭菌器,包括内腔体和外腔体,内腔体围成冷凝水灭菌腔,外腔体设在内腔体外部,外腔体和内腔体围成加热腔,冷凝水灭菌腔上设有冷凝水入口和冷凝水出口,加热腔上设有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其特征在于冷凝水灭菌腔底部设有至少三片与内腔体垂直相连的纵向散热片,冷凝水灭菌腔底部设有用于冷凝水自由流动于各纵向散热片间的冷凝流道;冷凝水灭菌腔垂直高度1/3以上部分的内腔体上设有至少两片相互交错的横向散热片,横向散热片与内腔体连接端不低于自由端的设置在内腔体上。
本发明中所述的冷凝水灭菌腔上部设有倾斜的板状均水器,均水器一侧的中部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矩形均水口,均水器内进水口和均水口间设有板状楔形均水流道,进水口侧的均水流道高度最大,均水口侧的均水流道高度最小;均水器进水口侧与冷凝水灭菌腔内壁相连,均水器进水口与脉动真空灭菌仓的灭菌腔排水口连通,均水器的矩形均水口设在最上方的横向散热片和冷凝水灭菌器内腔体内壁连接处,矩形均水口与最上方的横向散热片和冷凝水灭菌器内腔体内壁对接线平行。
本发明在使用时,将冷凝水入口经阀门与脉动真空灭菌器灭菌仓的排水口相连,冷凝水灭菌腔下部的冷凝水出口上设有排水阀,外腔体上的蒸汽入口与高温气源相连,外腔体上的蒸汽出口上设有排气阀,各阀门与控制装置相连。脉动真空灭菌器工作时,其内的冷凝水排入冷凝水灭菌腔内部,向加热腔内通入高温高压气体,灭菌腔流出的冷凝水由冷凝水灭菌腔顶部下流,首先依次流经相互交错的横向散热片,由横向散热片对其进行第一次高温灭菌,由于横向散热片交错设置,冷凝水流经的路线较长领凝水与横向散热片充分接触,灭菌效果好。冷凝水由横向散热片落如冷凝水灭菌腔底部时,由纵向散热片对其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二次灭菌,且由于横向散热片和纵向散热片的设置,导热效率高,充分利用了高温高压蒸汽的热量,对冷凝水灭菌彻底。本发明冷凝水灭菌腔内部散热效果好,热能利用率高,灭菌效果好、能耗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均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生物安全型灭菌器冷凝水灭菌器,包括内腔体6和外腔体5,内腔体6围成冷凝水灭菌腔,外腔体5设在内腔体6外部,外腔体5和内腔体6围成加热腔,冷凝水灭菌腔上设有冷凝水入口2和冷凝水出口9,加热腔上设有蒸汽入口1和蒸汽出口8,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不再赘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冷凝水灭菌腔底部设有至少三片与内腔体内壁垂直相连的纵向散热片7,冷凝水灭菌腔底部设有用于冷凝水自由流动于各纵向散热片间的冷凝流道;冷凝水流道可以是在每个纵向散热片与内腔体连接处设有过水孔,也可以是仅纵向散热片7下侧与冷凝水灭菌腔底部的内腔体相连,前后两个与内腔体间留有缝隙;避免冷凝水被纵向散热片与内腔体阻隔而无法排出。冷凝水灭菌腔垂直高度1/3以上部分的内腔体上设有至少两片相互交错的横向散热片4,横向散热片4与内腔体连接端不低于自由端的设置在内腔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50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