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救灾支撑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4986.7 | 申请日: | 2013-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3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冷潇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冷潇潇 |
主分类号: | B66F3/08 | 分类号: | B66F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救灾 支撑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物顶升装置,尤其是能够作为灾难发生后,为解救被建筑物垮塌所掩埋的幸存人员,清理或排除重物将掩埋的幸存人员救出的救灾.支撑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地震灾难在我国的多个地区频繁发生。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大量肢体残疾的人。这些在地震被中致残的伤员,有相当多的人是被地震摧毁的房屋垮塌所掩埋,被建筑物重压,造成肢体失血,坏死而致残的。这部分被致残的人在地震灾难发生时被垮塌的房屋掩埋后,在刚发生后的时间段,由于道路被毁,通信中断,大量的救援人员和重装设备无法进入,信息传递不出去,被埋人员手无寸铁,又无任何工具可以自救。导致在废墟下长时间被掩埋,被建筑物重压,肢体长时间失血坏死,到被解救出来时已经无法挽救,被迫截肢,落下终身残疾。这些因地震灾难而被致残的人员,如果他们在被垮塌建筑物掩埋时,身体没有受伤或伤势不重的情况下,有一些简单的自救工具,就有可能将压在他们肢体上的重物挪动,移开,肢体就不会失血,身体就可能不会致残。灾难过去了,因地震灾难造成人员的大量肢体残疾的教训告诉人们,地震灾难虽然不可避免,也不能预先报警,但对灾难的意识应该有,应对灾难的措施不能没有,灾难中有效自救的工具应该常具备。只有在灾难前有应对灾难的意识,有自救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和必要的工具才能在灾难中减少人员伤亡,减少人员致残的数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人们对灾难的意识淡薄和应对灾难自救措施缺失方面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救灾支撑固定装置,该救灾支撑固定装置不仅能作为救灾人员施救使用的工具,而且还可以作为人们防范灾难自救的工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结构上,由该装置的支撑杆和连接支撑杆的螺纹套筒与扳动螺纹套筒的手柄所构成,其中,用圆钢加工成带有一段螺纹的支撑杆,支撑杆的端头加工成尖头,在尖头的下方设置挡板。用带扳孔的螺纹套筒连接支撑杆的螺纹部分。用圆钢或方钢加工成扳动螺纹套筒的手柄,手柄用焊接方式固定在螺纹套筒上。当救灾人员需要救援被地震引起的房屋垮塌掩埋的幸存人员时,用该装置安装在废墟建筑物空隙处,用圆钢或类似工具插入扳孔中转动或扳动手柄转动,使建筑废墟在该装置的作用下保持稳定,防止次生灾难发生,以便从废墟中解救出被掩埋的幸存人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作为救援人员解救被垮塌建筑物掩埋的幸存人员的工具,而且该装置体积较小,携带方便,结构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中1、支撑杆,2、尖头,3、挡板,4、扳孔,5、螺纹套筒,6、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用圆钢加工成带有一段螺纹的支撑杆(1),支撑杆的端头加工成尖头(2),尖头下方设置挡板(3)。用带有扳孔(4)的螺纹套筒(5)连接在支撑杆的螺纹部分。用圆钢或方钢加工成扳动螺纹套筒的手柄(6),手柄用焊接方式固定在螺纹套筒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冷潇潇,未经冷潇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49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