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接启动液压式ABS执行应急刹车的误踏油门纠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4909.1 | 申请日: | 2013-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5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颜昌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先安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12 | 分类号: | B60T7/12;B60K2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启动 液压式 abs 执行 应急 刹车 油门 纠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刹车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是能直接将误踏油门信号转变成驱动刹车机械的误踏油门纠错性刹车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误踏油门纠错系统,执行紧急刹车动作必需要通过拉动刹车踏板、刹车踏板驱动刹车总泵等动作过程,其从发现误踏油门作动到执行刹车动作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延误,不利于减轻、防止误踏油门发生车祸事故。拉动刹车踏板的机构比较复杂,不同的车型常常要不同的拉动刹车踏板机构,难以实现不分车型的、统一的误踏油门纠错系统。
现有技术的误踏油门纠错系统都要用误踏油门信号驱动一个专用电机,再用该专用电机拉动刹车踏板,专用电机与刹车踏板的机械连接不仅因车型不同而不同,而且这两者的机械位移传递的精确度不能长期保证,影响对误踏油门纠错为刹车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执行应急刹车动作更快,实现不分车型的、可靠性好的、统一形式的将误踏油门动作,纠错后变为刹车的紧急刹车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将误踏油门信号直接驱动液压式ABS系统中 ECU控制器3-3的紧急刹车模块,使误踏油门信号直接启动液压式ABS系统执行应急刹车。
本实用新型的各部件及其连接关系是:
直接启动液压式ABS执行应急刹车的误踏油门纠错系统,包括汽车的刹车总泵2、液压式ABS防抱死刹车系统3和车轮刹车装置4,液压式ABS防抱死刹车系统3包括ABS多油路阀3-1、液压式ABS油泵3-2和ECU控制器3-3,ABS多油路阀3-1的进油孔与刹车总泵2的刹车出油管5和液压式ABS油泵3-2出油管连通,ABS多油路阀3-1的刹车出油孔3-5与车轮刹车装置4连通,ABS多油路阀3-1的调节出油孔3-6与液压式ABS油泵3-2的进油孔连通,使ABS多油路阀3-1与液压式ABS油泵3-2之间有循环的油路通道;ECU控制器3-3有两条控制电线,其中一条控制电线直接连接ABS多油路阀3-1,另一条控制电线连接液压式ABS油泵3-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连接的误踏油门传感器6,并且ECU控制器3-3中还设有紧急刹车模块3-4;误踏油门传感器6与紧急刹车模块3-4连接。
紧急刹车模块3-4能识别和接收误踏油门传感器6的控制信号,紧急刹车模块3-4中储存有应紧性刹车专用程序,该应紧性刹车专用程序是现有的ECU控制器3-3能识别、并能按照其执行的程序,从而紧急刹车模块3-4经过ECU控制器3-3启动液压式ABS防抱死刹车系统3执行紧急刹车的动作。
由于现有的ECU控制器3-3能指挥其它部件执行紧急刹车的机械动作,所以本实用新型紧急刹车模块3-4中的紧急刹车程序可以通过ECU控制器3-3指挥其它部件完成紧急刹车的机械动作,这样,就把误踏油门传感器6输出的误踏油门信号变为紧急刹车的机械动作。
从误踏油门传感器6的信号经过紧急刹车模块3-4和ECU控制器3-3两个电子部件进行电信号处理,达到ECU控制器3-3控制机械部件,即控制ABS多油路阀3-1、液压式ABS油泵3-2等机构执行刹车的机械动作,是把误踏油门纠错变为执行刹车机械动作最快、最简捷的应急刹车方式,避免了现有技术将误踏油门信号变为专用电机驱动刹车踏板1、刹车踏板1驱动刹车总泵2这些有时间延误的机械部件动作,与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误踏油门纠错刹车技术有执行刹车动作时间延迟,紧急刹车速度较慢的问题。
把误踏油门动作变为执行刹车动作,利用了汽车上现有的液压式ABS防抱死刹车系统3,则在故事解除后,误踏油门传感器6不再有误踏油门信号发出,出油电控阀门8是打开的,液压式ABS防抱死刹车系统3按现有技术解除刹车的方式解除刹车,使汽车同现有技术一样自动恢复到没有误踏油门的正常工作状态。
ABS多油路阀3-1可选用二位阀、三位阀或多位阀,ABS多油路阀3-1是现有ABS系统中用机械阀门控制多个刹车油路配合工作的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先安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先安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49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