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红外线驱潮的变电站用端子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4506.7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9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廖振;蒋昌平;李邵根;黄定国;周广平;谢志勇;方燕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电力公司邵阳新邵电力局 |
主分类号: | H02B1/28 | 分类号: | H02B1/28;G05D27/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黄美成 |
地址: | 422900 湖南省邵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线 变电站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变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红外线驱潮的变电站用端子箱。
背景技术
变电站端子箱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辅助设备,主要用于电力系统设备的控制、保护及测量等。但是端子箱在大雨、大雾以及潮湿的天气中容易出现受潮和凝雾等现象。这样会加速设备的锈蚀,降低设备的绝缘,甚至造成设备的出现直流接地、短路,甚至造成保护的拒动、误动等情况,因此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构成巨大的威胁。现有的解决方式一般为在端子箱中加装一个加热器。该加热器外部为铝合金板,内部有热电阻丝,热电阻丝通电加热后通过铝合金板向端子箱内散发热量,通过空气间的热传递来驱潮。然而该结构存在以下不足:1.端子箱内的空气流动很慢,因此加热器的散发的热量在端子箱内的空气中传递的速度也很慢,加热一段时间后,端子箱的防潮效果不明显;2.加热器的控制装置的功率较高,工作时间长就会使加热器产生高温现象,若是温控装置失灵就可能造成安全事故,例如出现端子箱内加热器烧坏导线绝缘皮造成短路的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红外线驱潮的变电站用端子箱,为克服上述问题,利用红外加热器对端子箱内空气进行加热,增设保险装置,提高驱潮效果,增强安全性能,实现端子箱内恒温恒湿控制。
一种基于红外线驱潮的变电站用端子箱,包括箱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内设有温度传感器8、湿度传感器10、红外加热及控制模块9以及电源模块11;温度传感器8和湿度传感器10均与红外加热及控制模块9相连,电源模块11与红外加热及控制模块9相连;
箱体3顶部设有开口,开口上方设有排气管道;
开口位于顶部的两侧,防止排气管道的水倒流进入箱体正中间,损坏安装于箱体正中间的电路设备;
箱体3上设有柜门7,柜门7上设有开关把手1。
还包括串联于红外加热及控制模块9和电源模块11之间的保险装置。
还包括显示单元2,显示单元与红外加热及控制模块9相连。
所述排气管道的内壁设有疏水层。
所述排气管道与外部空气接触的排气口处设有金属网罩。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线驱潮的变电站用端子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红外加热及控制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红外加热及控制模块相连,电源模块与红外加热及控制模块相连;箱体顶部设有开口,开口上方设有排气管道;箱体设有柜门,柜门上设有开关把手。利用外加热及控制模块放射频率段为104~105GHz的红外线,能有效地使水分子受迫振动而发生共振,使得端子箱中水分子的温度迅速升高并气化,并且不会对端子箱中其他运行设备产生影响。采用保险装置,能在红外加热及控制模块发生故障时,及时切断红外加热及控制模块与电源模块的连接,避免损坏端子箱中的其他设备,提高端子箱的安全性能;在排气管道内壁增设疏水层,防止水蒸汽凝结在管道内壁,倒流进端子箱中,引起电路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柜门关闭时的正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柜门打开时的内部结构图。
标号说明:1—开关把手、2—LED温、湿度显示屏、3—箱体、4—排气管道前端、5—金属网罩、6—排气管道后端、7—柜门、8—温度传感器、9—红外加热及控制模块、10—湿度传感器、11—电源模块、12—保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基于红外线驱潮的变电站用端子箱,包括箱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内设有温度传感器8、湿度传感器10、红外加热及控制模块9以及电源模块11;温度传感器8和湿度传感器10均与红外加热及控制模块9相连,电源模块11与红外加热及控制模块9相连;
外加热及控制模块9能放射频率段为104~105GHz的红外线,放射的远红外线频率与水分子共振频率相近,能有效地使水分子受迫振动而发生共振,使得端子箱中水分子的温度迅速升高并气化,并且不会对端子箱中其他运行设备产生影响。
电源模块11安装在端子箱内部,能为端子箱内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交流220V和直流±5V,±10V,±15V电源。
箱体3顶部左侧设有开口,开口上方设有排气管道;
箱体3设有柜门7,柜门7上设有开关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电力公司邵阳新邵电力局,未经湖南省电力公司邵阳新邵电力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45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