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生儿复苏枕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2582.4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3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杨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靖 |
主分类号: | A61G13/00 | 分类号: | A61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4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生儿 复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生儿复苏枕,属于临床医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传统的抢救方法是:在新生儿或婴幼儿出现窒息状况后,在保持其体温的同时,操作者用单手将新生儿头部托起或用折叠毛巾垫在新生儿肩胛下方,摆成“鼻吸气”体位,从而进行呼吸道清理和抢救复苏。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时间仓促、抢救准备不充分(毛巾没有准备等),毛巾规格不一致、折叠形态不规则、厚度的差异较大以及操作者单手托起的不稳定性、个体差异等诸多客观原因,容易造成伸展过度和弯曲状态,使气道不通畅,可能延误新生儿抢救时机,这些问题都极大的影响抢救的效果,甚至成为抢救的隐患。
因此,如何摆正新生儿体位,打开气道成为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过程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生儿复苏枕,其结构简单,确保了新生儿窒息时抢救的最佳时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生儿复苏枕,包括垫体,垫体左端设置有垫头部,其特征在于:垫头部呈椭圆凹型结构,垫头部包括封闭的第一棉布套,在第一棉布套内填充有第一软性材料;垫体包括封闭的第二棉布套,在第二棉布套内填充有第二软性材料。
上述垫头部用于固定新生儿的头部,垫体用于支撑新生儿的颈部下侧至坐骨结节。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第一软性材料为棉花。
采用棉花能让新生儿脆弱的头部得以固定和保护,并给予相对舒适。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软性材料为记忆棉。
由于记忆棉既有一定支撑性,又有较好伸缩延展性,在新生力体重的压力下,受压部分会被向下挤压,从而起到一定包裹性,起到固定新生儿的作用。
上述第一软性材料和第二软性材料还可以采用现有的其它软性材料。
为了在确保本实用新型的功能下,还能节约成本,根据新生儿生理及身体特点,本实用新型相关部件尺寸优选如下:
一、所述垫体的长为550mm~700mm,宽为250mm~350mm。
二、所述垫头部最右端与垫体最右端之间的距离为350mm~500mm。
三、所述垫头部凹型纵径为100mm~160mm,横径为80mm~140mm,凹深为20mm~50mm。
四、所述第二软性材料厚度为30mm~80mm。
五、所述第一软性材料的填充厚度为5mm~20mm。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重复使用的次数,在第一棉布套和第二棉布套外围均套有一层防水、透气的隔布。因为,对于新生儿而言,出生后身上是带有血水的,为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二次使用,设置一层防水、透气的隔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作为常备的抢救医疗器具之一,存放于抢救室特定的摆放位置,可根据情况选择使用;同时可作为常备器具,取放有序、方便,能尽可能地营造良好的时机和环境。在使用时,直接将本实用新型垫于新生儿头至肩胛下方部位,既能降低操作难度、方便操作,又能起到规范有序、利于抢救的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易于规范操作,不仅适用于新生儿窒息复苏,还能更好地用于新生儿吸痰,更能有效清理呼吸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垫头部 1.1、棉花 1.2、第一棉布套 2、垫体 2.1、记忆棉 2.2、第二棉布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图2、图3所示,新生儿复苏枕,包括垫体2,垫体2左端设置有垫头部1,垫头部1呈椭圆凹型结构,垫头部1包括封闭的第一棉布套1.2,在第一棉布套1.2内填充有第一软性材料;垫体2包括封闭的第二棉布套2.2,在第二棉布套2.2内填充有第二软性材料,垫体2的长为550mm~700mm,宽为250mm~350mm,垫头部1最右端与垫体2最右端之间的距离为350mm~500mm,垫头部1凹型纵径为100mm~160mm,横径为80mm~140mm,凹深为20mm~50mm,第二软性材料厚度为30mm~80mm,第一软性材料的填充厚度为5mm~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靖,未经杨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25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片玻璃外遮阳布帘(手柄旋转型)
- 下一篇:散热器风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