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铝模板的套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2571.6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8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致行;莫伯强;雷文伟;龚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台澳特种铝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9/00 | 分类号: | E04G9/00;E04G11/4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2920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模板 套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铝模板的套头。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行业的混凝土浇铸普遍使用木模板、竹模板和塑料模板,木模板虽然重量轻,但其强度低、不防水,易霉变腐烂,重复使用率低,需要耗废大量的木材资源,不利于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保护;竹模板同木模板也是重复利用率较低,且不可回收;而塑料模板刚性差,易变型,且成本高等缺点;市面上还出现了钢模板,但钢模板存在质量大、易生锈、且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易与混凝土粘合在一起,使脱模困难等问题。
现在已出现有建筑铝模板,铝模板的耐久性好,生产标准程度高,能够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模板周转的次数高,材料消耗小等优点,但传统的铝模板在填充了混凝土后,支承结构需要整体拆除,需要很长的时间使其完全硬化才可以拆除,这样导致施工周期长,施工效率低,而且模板的周转利用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结构稳固、方便拆卸的建筑铝模板的套头,以解决拆除模板周期长,模板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建筑用铝模板的套头,包括两侧壁和连接两侧壁的顶壁,所述两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楼面板的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上设置有一用于放置楼面板的凹槽,所述固定孔设置在凹槽上。
由于所述套头与相邻端梁间是通过两端固定在端梁上的连接条夹紧固定,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连接条的内凹部。
所述套头需要设置一与支撑柱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套头内部设置有一用于放置连接部的翼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单独与支撑柱连接,与端梁分离,在注入混凝土35小时后即可将楼面板和端梁拆除,只用支撑结构支撑楼面即可,支撑结构在3~4天后可拆除,缩短了楼面板及端梁的拆除时间,提高了模板的使用率,节约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头,11-套头侧壁,12-套头顶壁,13-固定孔,14-凹槽,15-内凹部,16-翼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建筑铝模板的套头,所述套头1的截面为一U型结构,包括两侧壁11和连接两侧壁的顶壁12,所述套头两侧壁1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楼面板的凹槽14,所述凹槽14上设置有固定楼面板的固定孔13。
所述套头1通过两端固定在端梁上的连接条夹紧固定,所述侧壁11上还设置有用于放置连接条的内凹部15;所述套头1需设置一与支撑柱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套头1的U型结构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连接部的翼缘16;
将套头从端梁上独立出来,在建筑铝模板上注入混凝土后35小时,可将楼面板拆除,同时拆除端梁,整个楼面只用套头和支撑柱支撑,建筑一般是相隔1.2米设置一组支撑结构,这样的设置结构稳固,缩短了横梁的拆卸时间,提高了铝模板的利用率,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模板技术领域。
以上实施例所述建筑铝模板的套头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台澳特种铝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台澳特种铝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25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安全带悬挂装置
- 下一篇:饰面材料之安装悬挂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