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缓冲器配件通用探伤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2523.7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6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忠;徐强;徐雪明;徐巧生;王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阳明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84 | 分类号: | G01N27/8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器 配件 通用 探伤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设备工装,具体说是一种缓冲器配件通用探伤工装。
背景技术
铁路部门常用的缓冲器主要由以下几个配件组装而成:缓冲器箱体、弹簧座、角弹簧座、动板、固定斜板、外固定板、楔块、中心楔块等。其中缓冲器箱体、弹簧座、角弹簧座属于铸钢件,动板、固定斜板、外固定板、楔块、中心楔块属于锻造产品,通常称作5种锻件。根据铁道部的要求,缓冲器的这5种锻件在组装之前需要进行磁粉探伤,合格后,方进行成品组装。这5种锻件传统的的磁粉探伤方式是用借助于马蹄式探伤仪,采用干粉探伤,这种探伤方式只能一件一件的探,通常探一件产品大概在5min左右,效率较低,而且要不停的搬上搬下,劳动量也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缓冲器配件通用探伤工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缓冲器配件通用探伤工装,包括上底板、下底板和连接板,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通过连接板固定在一起,所述上底板为矩形,且上底板的上表面开有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上底板还设有探伤孔。所述探伤孔不仅方便缓冲器配件的探伤,还能帮助缓冲器配件固定好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探伤孔共设有8个,且探伤孔的半径为10mm。
作为优选,所述下底板为梯形的下底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缓冲器配件通用探伤工装,本实用新型工装可以一次性托举5-10件产品,探伤时间为5min左右,省时省力,提高了探伤的工作效率,减小了劳动程度。本实用新型装载工装探伤时采用湿法探伤,较常规的马蹄式干法探伤灵敏度更高,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图3为图1左视图;
图4为图3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举例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缓冲器配件通用探伤工装,包括上底板1、下底板2和连接板3,上底板1和下底板2通过连接板3固定在一起,上底板1为矩形,且上底板1的上表面开有凹槽4。
其中,上底板1还设有探伤孔5。
其中,探伤孔5共设有8个,且探伤孔5的半径为10mm。
其中,下底板2为梯形的下底板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缓冲器配件通用探伤工装,本实用新型工装可以一次性托举5-10件产品,探伤时间为5min左右,省时省力,提高了探伤的工作效率,减小了劳动程度。本实用新型装载工装探伤时采用湿法探伤,较常规的马蹄式干法探伤灵敏度更高,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阳明铜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阳明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25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