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器及具有该散热器的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2037.5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0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程炜煜;郝晓斌;于进才;杨学青;姜华;王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立华莱康平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G06F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具有 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硬件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器及具有该散热器的主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桌面工业产品多采用被动散热方式进行散热,即冷空气按照图1所示的箭头方向通过机箱40侧壁的散热孔进入机箱40内部并与机箱40内的空气形成对流,将主机板、CPU和南桥所产生的热量,通过风扇50外吹的方式排到机箱40外,从而达到机箱40散热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散热器及具有该散热器的主机,以达对热源进行散热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包括:导热机构,导热机构与热源抵接;鳍片式散热组件,与导热机构抵接。
进一步地,导热机构包括导热基座和热管,导热基座包括吸收热源热量的吸热表面,热管设置于导热基座上并与导热基座抵接;鳍片式散热组件与热管抵接。
进一步地,导热机构还包括吸热垫,吸热垫的上表面与导热基座的吸热表面抵接,吸热垫的下表面与热源抵接。
进一步地,吸热垫为弹性导热胶垫。
进一步地,热管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传导部和第二传导部,导热基座设置有第一安装槽,热管的第一传导部设置于第一安装槽内;鳍片式散热组件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热管的第二传导部设置于第二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导热基座为T型结构,包括横置的第一导热部和垂直于第一导热部的第二导热部,吸热表面和第一安装槽均设置于第二导热部上,鳍片式散热组件与第一导热部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鳍片式散热组件上设置有第三安装槽,第一导热部上设置有与第三安装槽卡接定位的凸起部,凸起部与第三安装槽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热管为多个,且多个热管沿导热基座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主机,包括机箱和置于机箱内部的上述散热器。
进一步地,鳍片式散热组件包括基体和设置于基体上的多组散热鳍片,机箱包括散热器配合孔,基体与散热器配合孔配合以使多组散热鳍片的散热表面朝向机箱外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通过与热源抵接的导热机构吸收热源热量并将该热量传递至与之相接触的鳍片式散热组件上,再通过鳍片式散热组件将上述热量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对热源进行散热的目的。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采用被动散热方式进行散热的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散热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散热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散热器与机箱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20、导热机构;21、导热基座;22、热管;23、凸起部;24、吸热垫;30、鳍片式散热组件;31、第二安装槽;32、第三安装槽;33、基体;34、散热鳍片;40、机箱。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包括:导热机构20和鳍片式散热组件30。导热机构20与热源抵接,鳍片式散热组件30与导热机构20抵接。
通过与热源抵接的导热机构20吸收热源热量并将该热量传递至与之相接触的鳍片式散热组件30上,再通过鳍片式散热组件30将上述热量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对热源进行散热的目的。
导热机构20包括导热基座21和热管22。导热基座21包括吸收热源热量的吸热表面。热管22设置于导热基座21上并与导热基座21抵接。其中上述热管22由导热基座21的第一端延伸至导热基座21的第二端以传导导热基座21的热量。鳍片式散热组件30与延伸至导热基座21第二端的热管22抵接并与导热基座21可拆卸地连接。
通过吸热表面吸收热源热量并将该热量传递至热管22上,再通过热管22将该热量传递至与之相接触的鳍片式散热组件30,最后通过鳍片式散热组件30将上述热量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对热源进行散热的目的。
优选地,导热机构20还包括吸热垫24,吸热垫24的上表面与导热基座21的吸热表面抵接,吸热垫24的下表面与热源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立华莱康平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立华莱康平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20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