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吸引剥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2011.0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5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启顺;刘盛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启顺 |
主分类号: | A61B17/24 | 分类号: | A61B17/2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徐忠丽 |
地址: | 26603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引 剥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吸引剥离器。
背景技术
医生在做外科手术时,经常需要将软骨膜和骨膜从软骨和骨面上剥离下来,所用的器械即为剥离器。为使视野清楚,现在出现了中间中空的可吸引剥离器,例如在做鼻中隔手术时,需要采用可吸引剥离器。
这种可吸引剥离器末端要连接固定到塑料吸引管上,还要保证连接处密封,在手术过程中,需要转动剥离器,以剥离不同方向软骨和骨面上的软骨膜和骨膜。但是要转动剥离器,由于剥离器与塑料吸引管连接处不能旋转,就需要反复拔插塑料吸引管,以适应不同方向的操作,造成术中费时、费力,影响操作精确度,进而使手术质量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吸引剥离器,目的在于实现在转动剥离器时,既不用拔插塑料吸引管,又能保证与塑料吸引管的密封连接,保证吸引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吸引剥离器,包括中央具有通孔的剥离器本体,所述剥离器本体包括连为一体的剥离部和手持部,所述手持部的末端连接螺纹套。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的末端连接带通孔的细轴,所述细轴具有外螺纹,所述螺纹套与细轴通过螺纹连接密封配合,保证了吸引效果。
其中,所述螺纹套的长度比细轴的长度短0.4-0.5cm,这样,螺纹套无需旋转接触到手持部,与手持部末端保留0.4-0.5cm的距离,使得螺纹套可以绕细轴左右旋转。
所述外螺纹套的长度为1.8-2.2cm。
通过在剥离器末端连接可旋转的螺纹套,螺纹套与剥离器末端的细轴通过螺纹连接密封配合,以保证吸引效果。当进行剥离手术时,将塑料连接管套装在螺纹套的外圆周上即可,塑料连接管连通吸引器,操作过程中,可以转动剥离器本体而无需拔插塑料连接管,以剥离不同方向软骨和骨面上的软骨膜和骨膜,然后沿着通孔被吸引器吸出,提高了手术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可吸引剥离器在保持与塑料吸引管密封连接、保证吸引效果的前提下,可以旋转,以适应不同方向的操作,提高操作灵活性,进而提高手术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吸引剥离器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所示,一种可吸引剥离器,包括剥离器本体1,剥离器本体1包括连为一体的剥离部11和手持部12,剥离器本体1中央具有通孔13,便于通过吸引器将剥离下来的物质吸出,手持部12的末端连接带通孔的细轴14,细轴14具有外螺纹,细轴14上螺纹连接螺纹套2,螺纹套2与细轴14通过螺纹连接密封配合,保证了吸引效果。
其中,螺纹套2的长2.0cm,比细轴14的长度短0.4cm,这样,螺纹套2无需旋转接触到手持部12,与手持部12的末端保留0.4cm的距离,使得螺纹套2可以绕细轴14左右旋转。
这样,当手术需要转动剥离器本体1剥离不同方向软骨和骨面上的软骨膜和骨膜时,由于螺纹套2可以相对细轴14左右转动,以保证塑料连接管不转动,因此无需拔插塑料连接管即可操作,同时还保证了密封,不影响吸引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启顺,未经张启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20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颈部医用冰袋
- 下一篇:搅拌车恒速控制装置及实现搅拌车恒速的闭环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