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热对流的热交换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1459.0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9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阙忠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阙忠雄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热 对流 热交换 节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冷热对流的热交换节能装置,尤指一种利用冷热反向对流的热交换原理,产生节能减碳的效果。
背景技术
节能减碳一直是人类长期以来重要的课题,如何有效地减少排碳,开发能源已成为人类积极投入的重要产业,虽然人类能源开发、使用的目的明确,但现行节能减碳的使用状况仍有许多极待改进之处。
夏日炎炎,为了消暑驱热,不论在建筑物里或在车内大都将冷气设备打开,然而呆在室内或车内一段时间,常会感觉头疼或者全身不舒适,其主要原因乃是室内或车内为密闭的空间,户外新鲜的空气并未进入室内或车内,而冷气在密闭的空间内循环,易造成头疼或全身不舒适的现象。
再者,一般家庭或公共场所排放掉的热水耗费掉大量的能源,如何有效地利用排放掉的热水再利用,亦为节能减碳的必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热对流的热交换节能装置,其利用冷热反向对流热交换的原理,以达到节能减碳的目的。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冷热对流的热交换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节能装置包括:
一本体,该本体一端设流体进入口及流体排出口、另一端设流体进出口及流体排入口;本体内部利用数片隔板区隔成数条通道及挡墙;
二抽风扇,其中一抽风扇将户外的流体由本体的流体进入口抽入本体的通道内,再输送至本体另一端的流体进出口而进入室内(或车内);另一抽风扇将室内(或车内)流体由本体的流体排入口抽入本体的通道内,再输送至本体另一端的流体排出口而排出户外。
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冷热对流的热交换节能装置,以冷热反向对流的装置,将户外新鲜的热(或冷)空气瞬间交换成冷(或温)空气,以降低能量的损失,进而产生节能减碳的功效,以达经济节能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审查员对本实用新型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兹佐以图式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下:
图1: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1A:是本实用新型图1之部分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流体循环对流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节能装置 (10)本体
(11)隔板 (12、14)通道
(13、15)挡墙 (20)流体进入口
(30)流体进出口 (40)流体排入口
(50)流体排出口 (60、70)抽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装置1包括本体10、流体进入口20、流体进出口30、流体排入口40、流体排出口50及二抽风扇(或抽风机)60、70等组件。
配合图1A所示,本体10内部由侧视之,其利用数片隔板11区隔成数条通道12及数片挡墙13,由上视之,数片隔板11将本体10内部区隔成数条通道14及数片挡墙15,配合图2及图3所示,当一抽风扇60将户外的流体由本体10的流体进入口20抽入本体10的通道12内(如虚线箭头所示),再输送至本体10另一端的流体进出口30而进入室内(或车内);
而室内(或车内)的流体由另一抽风扇70将室内(或车内)流体由本体10的流体排入口40抽入本体10的通道14内(如实线箭头所示),再输送至本体10另一端的流体排出口50而排出户外。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节能装置1以流体(即气体或液体)反向对流作为热交换循环装置,以下以室内冷气(或车内冷气)空气循环装置作为实施例说明:
其中室内(或车内)密闭空间内循环的冷空气经本实用新型节能装1排出户外的同时,户外新鲜的热空气经本实用新型节能装置1反向对流进入室内(或车内)时,户外新鲜的热空气经本实用新型热交换方式,在进入室内(或车内)时,该热空气已产生瞬间降温、冷却的作用,故可达成节能减碳的功效。
再者,本实用新型亦可运用在冬天暖气循环装置上,冬天户外新鲜的冷空气透过本实用新型进入室内(或车内),时,户外新鲜的冷空气可瞬间升温,以达到节能减碳的目的。另,本实用新型亦可运用在稻子烘干除湿的储存设备或其他须产生热交换的装置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冷热对流的热交换节能装置,以冷热反向对流的装置,将户外新鲜的热(或冷)空气瞬间交换成冷(或温)空气,以降低能量的损失,进而产生节能减碳的功效,以达经济节能效益。其实用功效当无庸置疑,而本实用新型又从未公诸于世或已见于其他刊物,实已符合专利法的规定,爰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阙忠雄,未经阙忠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14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缝纫机转接结构
- 下一篇:用于超临界水流化床两相流动及传热特性测试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