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轮胎螺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1365.3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4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孙贤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贤基 |
主分类号: | F16B35/06 | 分类号: | F16B35/06;F16B39/28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廖仲禧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轮胎 螺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栓,特别涉及一种轮胎螺栓。
背景技术
现用于汽车轮毂与钢圈之间是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来实现连接的,为了安装的方便及紧固后的稳定性,一般在螺栓头部的侧面上设有稳定平面,即在螺栓头部纵向切削一切削平面,该切削平面为此稳定平面,安装时该稳定平面会与轮毂的外侧面相抵靠,这样可防止在拧紧螺母的过程中螺栓随之转动,紧固后不松动;同时,安装时需用锤子击打螺栓的头部使螺栓的杆部打入轮毂的螺栓孔内。由于该螺栓的头部无中心对准点,击打者在击打螺栓头部时经常无法准确地击打在螺栓的中心点上,使锤子的击打中心与螺栓的杆部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从而使螺栓的杆部呈倾斜状态打入轮毂的螺栓孔内,不易打入轮毂的螺栓孔内,并会造成螺栓杆部的螺牙被损坏。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现有轮胎螺栓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遂于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锤子可准确地击打在螺栓的中心点上的新型轮胎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型轮胎螺栓,包括头部和杆部,该杆部的轴向第一端与该头部的轴向第一端固定连接,该杆部的轴向第二端端部外侧壁上车设有外螺纹,该头部的侧面上切削有切削面,该切削面为螺栓的稳定面;上述头部的轴向第二端端面对应于上述杆部的部位处设有供锤子击打的击打部,上述击打部的中心与上述杆部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
上述击打部为向上凸的凸块。
上述凸块呈向上述杆部方向渐扩的棱台结构。
上述击打部为向下凹的凹陷,上述凹陷呈多边形结构,上述凹陷为上述击打部。
上述切削面包括第一切削斜面、切削平面和第二切削斜面,上述切削平面处于上述第一切削斜面和上述第二切削斜面之间,且上述第一切削斜面与上述第二切削斜面构成由内向外渐扩的八字形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轮胎螺栓,由于头部的轴向第二端端面对应于杆部的部位处设有供锤子击打的,且其中心与杆部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击打部,这样,击打者在击打头部时无需找击打中心点,直接击打在击打部上即可使锤子每一次的击打中心均会与杆部的中心保持在同一直线上,使杆部可平直地打入轮毂螺栓孔内,容易打入轮毂的螺栓孔内,并不会造成杆部螺牙的损坏;又由于切削面具有切削平面和处于切削平面两侧的切削斜面,使切削面与轮毂的外侧面呈三点接触式,避免了传统切削平面与轮毂的外侧面呈单点接触式而造成防松效果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头部 1 切削面 11
第一切削斜面 111 切削平面 112
第二切削斜面 113 杆部 2
外螺纹 21 凸块 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轮胎螺栓,如图1所示,包括头部1和杆部2,该杆部2的轴向第一端与该头部1的轴向第一端固定连接,该杆部2的轴向第二端端部外侧壁上车设有外螺纹21,该头部1的侧面上切削有切削面11,该切削面11为螺栓的稳定面。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该头部1的轴向第二端端面对应于杆部1的部位处设有供锤子击打的击打部,该击打部的中心与杆部2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即该头部1的轴向第二端端面对应于杆部2的部位处凸设有凸块3,该凸块3为所述的击打部,该凸块3呈向杆部2方向渐扩的棱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轮胎螺栓,通过此凸块3使击打者击打时无需打击打中心点,直接击打在此凸块3即可,而凸块3的中心与杆部2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则锤子的每一次击打中心均会与杆部2的中心保持在同一直线上,使杆部2可平直地打入轮毂螺栓孔内,从而使杆部2较容易打入轮毂的螺栓孔内,并不会造成杆部螺牙的损坏;同时,凸块3呈向杆部2方向渐扩的棱台结构,使凸块3的整体强度较强不易受锤子的击打而变形。
本实用新型中,击打部也可为向下凹的凹陷,且该凹陷呈多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进之处在于:该切削面11包括第一切削斜面111、切削平面112和第二切削斜面113,切削平面112处于第一切削斜面111和第二切削斜面113之间,且第一切削斜面111与第二切削斜面113构成由内向外渐扩的八字形结构,这样,通过第一切削斜面111、切削平面112和第二切削斜面113使头部稳定面与轮毂的外侧面呈三点接触式,避免了传统切削平面与轮毂的外侧面呈单点接触式而造成防松效果较差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贤基,未经孙贤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13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雕刻机的精密旋转机构
- 下一篇:一种焊丝送丝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