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冷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0935.7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5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仕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宋合成 |
地址: | 40133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制冷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冷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制冷循环系统,在设计蒸发器的换热面积(换热量)时,一般都会考虑增大一部分换热面积以保证蒸发器出口冷媒产生4~6k的过热度,目的是为了保证压缩机吸入冷媒始终为气态,防止压缩机液压缩,危及压缩机安全。从换热面积(即换热器的材料成本,一般表现为铜管用量)方面考虑,蒸发器冷媒侧出口设计过热度的性价比(制冷量升幅/成本升幅)是很低的。
因此,一些小型空调(如家用空调),通常采用再热循环来解决该问题。再热循环是将冷凝器出口冷媒和蒸发器出口冷媒,分别引入新增的换热器(再热器)中,两路冷媒换热,来自冷凝器出口的冷媒散热,获得过冷,整机制冷量稍有提升;来自蒸发器出口的冷媒吸收该部分散热,获得过热,保证压缩机运行安全。由此,压缩机吸气口冷媒的过热度,是通过再热器来获得的,没有直接在蒸发器中产生,蒸发器的成本可以得到降低。
但是,在整个制冷循环中,压缩机排气和吸气过程中冷媒的温度分别是系统中最高、最低的温度。冷凝器出口的液态冷媒,其温度是居于压缩机排气和吸气温度之间的一个温度;蒸发器出口的气态冷媒,其温度接近压缩机吸气温度。这样再热器中,高温侧、低温侧冷媒之间温差并不是很大,传热效果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制冷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至少可以适用于大型机组的再热循环,降低蒸发器的材料成本,或者在不改变蒸发器的情况下,提升蒸发器换热量,提高制冷循环系统的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循环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连接;节流元件,所述节流元件设在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之间;压缩机;以及再热器,所述再热器的低温入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出口连接,所述再热器的低温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连接,所述再热器的高温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接,所述再热器的高温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制冷循环系统,再热器的高温入口与高温出口之间流动的是来自压缩机的出口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在再热器内,可以对蒸发器的出口流出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加热,使其产生过热度。排气冷媒是整个制冷循环系统中温度最高的气态冷媒,而吸气冷媒是整个制冷循环系统中温度最低的气态冷媒,两者温差极大,有助于传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分出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连接,另一个支路与所述再热器的高温入口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再热器包括:低温管,所述低温管构造有所述低温入口和所述低温出口;以及高温管,所述高温管构造有所述高温入口和所述高温出口,所述高温管缠绕在所述低温管的外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高温管的横截面为圆环形或椭圆环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高温管的横截面为圆环形,所述高温管的外径小于所述低温管的外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低温管的外表面与所述高温管的接触处设有导热胶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缠绕在所述低温管上的高温管的外表面上设有保温棉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高温管缠绕在所述低温管上至少两圈,且相邻的两圈所述高温管紧贴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高温管为铜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高温管为内螺纹铜管。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冷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冷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冷循环系统的再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冷循环系统的高温管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09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冰机的淋水器结构
- 下一篇:汽车空调过滤器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