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线馈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0648.6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6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柳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市特种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2;H01B7/17;H01B7/28;H01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228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馈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频电线,尤其能适用于飞机等飞行器信号传递用的天线馈线。
背景技术
目前,飞机等飞行器要求其天线馈线具有外径小、重量超轻、电容低、损耗小、电气性能好、柔软、耐气候性优异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普通射频线难以满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适用于飞机等飞行器信号传递用的天线馈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导体1、绝缘层、屏蔽层4和护套5,在导体1外依次重叠绕包绝缘层,在绝缘层外依次有屏蔽层4和护套5,所述绝缘层由2层或2层以上聚四氟乙烯薄膜2和2层或2层以上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3层层绕包、或由聚四氟乙烯薄膜2和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3交替绕包2层以上构成。
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3设置在聚四氟乙烯薄膜2之间。
所述导体1可以是镀银铜芯、或由2根或2根以上镀银铜芯绞合形成。
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2厚度为0.025~0.1mm,所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3的厚度为0.025~0.3mm。
所述屏蔽层4可由镀银软圆铜线、或镀银铜扁线编织而成,可以编织1层或1层以上,编织密度为70%~95%。
所述的护套5可由氟塑料或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等挤包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以镀银铜线或镀银铜绞线作为中心导体,由多层聚四氟乙烯薄膜和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采用层层绕包的形式构成绝缘层,多层镀银铜线编织构成的屏蔽层和耐气候性优的护套组成,具有外径小、重量超轻、电容低、损耗小、电气性能好、柔软、耐气候性优异及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它能适用于恶劣气侯及环境下信号的传递,特别是能适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2-聚四氟乙烯薄膜,3-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4-屏蔽层,5-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包括导体1、绝缘层、屏蔽层4和护套5,其特征是:在导体1外依次重叠绕包绝缘层2和3,在绝缘层外依次有屏蔽层4和护套5,所述绝缘层可以是1层或1层以上的聚四氟乙烯薄膜(2)、2层或2层以上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3)、1层或1层以上的聚四氟乙烯薄膜(2)依次重叠构成、或由聚四氟乙烯薄膜2和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3交替绕包2层以上构成,密度较小、介电常数低。参阅图1至图2。
实施例2,所述导体1可以是镀银铜芯、或由2根或2根以上镀银铜芯绞合形成。参阅图1至图2,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2厚度为0.025~0.1mm,所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3的厚度为0.025~0.3mm。参阅图1至2,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实施例4,所述屏蔽层4可由镀银软圆铜线、或镀银铜扁线编织而成,可以编织1层或1层以上,编织密度为70%~95%。参阅图1至2,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实施例5,所述的护套5可由氟塑料或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等挤包形成,耐气候性能优异,耐高低温、耐太阳辐射、耐盐雾、耐湿热、耐霉菌、耐磨、耐撕裂。参阅图1至2,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市特种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湘潭市特种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06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