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独轮驱动滑筒式水田喷杆喷雾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0317.2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0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八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八康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7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滑筒式 水田 喷雾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保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水田中对秧苗实施喷雾施药的独轮驱动滑筒式水田喷杆喷雾机。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农村的田间喷雾作业基本依靠人背着手动喷雾器在田里行走喷雾,也有将喷雾机放置田头,通过牵引方式进行喷雾,作业强度较大,安全性也不高,仅在大型的田间地头,可采用机载喷雾机进行喷雾作业,但机载喷雾机在大部分规模较小的田地里无法使用的,为此,人们也设计出了配有喷雾装置的行走机车,在田里依靠机车行走喷雾,但行走机车通常采用轮式结构行走,在干田里行走问题不大,而在种植水稻的水田里,行走轮就很容易陷进烂泥里而无法行走,损坏秧苗,因此,目前在水稻田里,依旧还只能采用人力背负、牵引喷雾机行走等粗放的落后方式来进行喷雾作业,效率较低,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满足水田全程喷雾施药使用的独轮驱动滑筒式水田喷杆喷雾机,减少喷雾作业时对秧苗的损坏,提高喷雾作业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独轮驱动滑筒式水田喷杆喷雾机,包括机架,机架前部中间位置分别设有前行走轮、驱动喷雾机行走的发动机和控制行走方向的方向盘,位于方向盘后方的机架上设有供操作者乘坐的座椅,所述的机架后端两侧分别设有可调节相互间距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分别设有通过调节高度位置而实现在田埂上与地面滚动接触的后行走轮、在水田里与地面滑动接触且兼作药液箱的滑筒,用于喷洒药液的喷杆设在机架后部与滑筒管路连接。
为确保喷雾机在秧苗间行走而防止压坏秧苗,所述的机架后端两侧具有套管,所述支撑架与套管滑动配合并在调节好所述支撑架相互间距后将支撑架与套管固定。
所述的滑筒与支撑架活动连接,后行走轮位于滑筒后方且与支撑架转动连接而调节高度位置,这样喷雾机在田埂上行走时,后行走轮与地面滚动接触,在水田中行走时,行走轮抬起而使得滑筒与水田面滑动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单一前行走轮驱动,通过在机架后部两侧设置滑筒后,在实施喷雾作业时,滑筒浮在水田烂泥面上,能有效防止在喷雾过程中喷雾机陷入烂泥田中的现象,实现水田作物的全程喷雾施药,减少喷雾作业时对秧苗造成的损坏,提高喷雾作业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并通过后行走轮与滑筒位置高度的升降调节,同时也满足了喷雾机在田埂上行走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述滑筒与后行走轮组合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 2.前行走轮 3.发动机 4.方向盘 5.座椅 6.支撑架 7.后行走轮 8.滑筒 9.喷杆 10.套管 11.连接架 12.电动泵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独轮驱动滑筒式水田喷杆喷雾机,适用于在水田对水稻秧苗进行全程喷雾施药。具有机架1,在机架1前部中间位置分别设有前行走轮2、位于前行走轮2上方驱动喷雾机行走的发动机3、控制喷雾机行走方向的方向盘4,在位于方向盘4后方的机架1上设有供操作者乘坐的座椅5,前行走轮2作为单一的驱动轮,由发动机3驱动行走,其中在田埂上行走时前行走轮2选用橡胶制作的车轮,而进入水田喷雾作业时,前行走轮2选用齿形铁质轮。
为防止喷雾机在秧苗间行走时压坏秧苗,所述的机架1后端两侧分别具有套管10和支撑架6,支撑架6与套管10滑动配合而调节所述支撑架6之间的相互间距,并在调节好所述支撑架6之间相互间距后,将支撑架6与套管10固定,所述支撑架6上,分别设有后行走轮7和且兼作药液箱的滑筒8,其中滑筒8与支撑架6活动连接,后行走轮7位于滑筒8后方并通过连接架11与支撑架6转动连接,用于喷洒药液的喷杆9设在机架1后部与滑筒8管路连接,由电动泵12将药液从滑筒8中抽出流向喷杆9内,喷杆9上相隔一定距离设有多个喷头,喷杆9采用折叠式结构,不用时喷杆9收起,喷雾时喷杆9可以展开,以扩大喷雾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八康,未经杨八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03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运行时间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应用毛细管网的空气冷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