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热式回转活化炉活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9461.4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2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杨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冠宝林活性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1/10 | 分类号: | C01B3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热 回转 活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化炉活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内热式回转活化炉活化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活化装置只有一支或多支小管,且要求蒸汽量巨大,浪费燃料,传统的回转炉活化装置要靠物料的翻转才能进行单一的活化,若物料翻转不到的时候,接触不到蒸汽或接触到扩散蒸汽时活化的效果低,导致所生产的活性炭碘值低,性能极不稳定。单一的活化装置,无论从性能到寿命,都不理想,每开一次炉,最多的活化时间仅8-10天,活化装置就要进行更换,另外由于单独的蒸汽管在炉内找不到支撑点,当炉温过高时极易变形,维修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连续工作、节约蒸汽、提高活性炭碘值的内热式回转活化炉活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热式回转活化炉活化装置,包括活化炉体,所述活化炉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多根分蒸汽管,所述分蒸汽管呈环形分布在活化炉内壁上,所述分蒸汽管通过二级主蒸汽管串联,所述二级主蒸汽管与主蒸汽管连接,所述分蒸汽管与所述二级主蒸汽管连接处设有旋塞阀门,所述主蒸汽管两端分别与蒸汽锅炉、二级主蒸汽管连接。
所述分蒸汽管为6根。
所述分蒸汽管两端焊接在所述活化炉体的内壁。
所述分蒸汽管长度为5m。
所述分蒸汽管上设有若干喷气孔。
所述相邻喷气孔间距为10cm。
所述主蒸汽管两端分别与蒸汽锅炉、二级主蒸汽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结构,延长了活化装置的使用寿命,使活化炉能够连续工作,节省蒸汽,并将生产的活性炭的碘值提高到130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活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分蒸汽管与二级主蒸汽管连接示意图
图中:1 主蒸汽管,2 二级主蒸汽管, 3 分蒸汽管 ,4 喷气孔,5 旋塞阀门,6 燃气锅炉。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内热式回转活化炉活化装置,包括活化炉体,所述活化炉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多根分蒸汽管,所述分蒸汽管呈环形分布在活化炉内壁上,所述分蒸汽管通过二级主蒸汽管串联,所述二级主蒸汽管与主蒸汽管连接,所述分蒸汽管与所述二级主蒸汽管连接处设有旋塞阀门,所述主蒸汽管两端分别与蒸汽锅炉、二级主蒸汽管连接; 所述分蒸汽管为6根;所述分蒸汽管两端焊接在所述活化炉体的内壁;所述的活化炉体为圆柱形;所述分蒸汽管长度为5m;所述分蒸汽管上设有喷气坑;所述喷气孔间距为10cm;所述主蒸汽管两端分别与蒸汽锅炉、二级主蒸汽管连接。
本活化装置利用旋塞阀门5控制蒸汽的流动,利用旋塞阀门5的旋转性,结合地面控制点来控制蒸汽,通过二级主蒸汽管2进行分流,当活化炉体旋转时,旋塞阀门5同时旋转,当前两支分蒸汽管3对物料进行活化时,后面四支分蒸汽管3闭合,前两支分蒸汽管3活化完毕,中间两支分蒸汽3管即对物料进行活化,周而复始,使活性炭能全面的接触到蒸汽进行活化,从而提高活性炭的碘值达到1300以上,并且节约蒸汽。
本活化装置在炉内的六根分蒸汽管3通过二级主蒸汽管2串联互相依托,并与活化炉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圆形的支撑点,从而不易变形,延长了活化装置的使用寿命,即使当中的某一支分蒸汽管3损坏,其余的分蒸汽管3也能对物料进行活化,能够使活化炉连续不断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冠宝林活性炭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冠宝林活性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94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