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原子荧光测量尾气中的有毒元素捕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8923.0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3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马玉鹏;陈国伟;杨波;宋雅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1012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子 荧光 测量 尾气 中的 有毒 元素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子荧光测量尾气中的有毒元素捕集系统 ,属于有毒元素捕集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原子荧光光度计是一款极具特色的分析仪器,适用于砷(As)、硒(Se)、铅(Pb)、铋(Bi)、碲(Te)、锡(Sn)、锑(Sb)、汞(Hg)、铬(Cd)、锌(Zn)、锗(Ge)等十一种元素的日常痕量分析,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环境监测、化妆品检验、医药卫生等领域。然而,原子荧光测量的这十一种元素几乎都是有毒元素,尤其是砷、镉、汞、铅的毒性非常大,严重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在仪器的测试过程中,产生的这些有毒有害元素的含量都比较低,数量在ppb以下,因此,很多仪器厂商都没有设计专门的有毒尾气去除装置,这对于常年进行分析测试的实验人员来说,极可能会造成有毒元素累积性中毒,危害健康。
目前对有毒元素消除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有的使用化学改性活性炭做吸附剂,实现对有毒元素的吸附,但是由于吸附效率的限制,这种方式对有毒元素的消除往往不是非常彻底。而且当吸附剂吸附饱和以后,必须进行后处理,否则会造成二次污染。有的厂家也使用了通过碱改性的陶瓷片来实现对有毒元素的捕集,不同处理方式的陶瓷片可以针对性的捕集不同的有毒元素,但是这种方式也只是在单个位置对有毒元素实现了捕集,捕集方式单一,因此对尾气中有毒元素的捕集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即很多仪器厂商都没有设计专门的有毒尾气去除装置,这对于常年进行分析测试的实验人员来说,极可能会造成有毒元素累积性中毒,危害健康。进而提供一种原子荧光测量尾气中的有毒元素捕集系统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原子荧光测量尾气中的有毒元素捕集系统,包括:试剂包、原子化器、炉桶、炉口、镀金丝网、排气罩、前排气管、吸收池、后排气管、气泵和活性炭过滤包,所述原子化器安装在炉桶内的中心处,炉口位于原子化器的顶部,试剂包设置在炉桶内的底部,排气罩安装在炉桶的顶部,镀金丝网安装在排气罩内且位于炉口的正上方,排气罩的上部与前排气管的一端相连通,前排气管的另一端与气泵的入口端相连通,气泵的出口端与吸收池的一端相连通,吸收池的另一端与后排气管的一端相连通,后排气管的另一端与大气相通,所述活性炭过滤包设置在吸收池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三级尾气有毒气体捕集系统。第一级捕集系统为镀金丝网捕集系统,第二级捕集系统为试剂包捕集系统,第三级捕集系统为吸收池捕集系统。
第一级捕集系统为镀金丝网捕集系统。镀金丝网捕集系统安装在原子化器的上方。制作时,将金属丝编织成致密的网状结构,然后在该结构外表面镀上一层金,镀上金的金属丝能有效实现对汞的吸附。
第二级捕集系统为试剂包捕集系统。试剂包安装在原子化器的下方。试剂包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试剂包成分由改性活性炭吸附剂和干燥剂组成。改性活性炭吸附剂使用活性MnO2浸渍活性炭或FeCl3浸渍活性炭均可,两种制作方法简单,改性所需试剂价格低廉。方法一,向浓硝酸和M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KMnO4固体和粉末状活性炭若干,搅拌均匀,烘干后得到活性MnO2浸渍的活性炭吸附剂;方法二,向去离子水和浓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FeCl3固体和粉末状活性炭若干,搅拌均匀,烘干后得到FeCl3浸渍的活性炭吸附剂。
第三级捕集系统为吸收池捕集系统。吸收池捕集系统安装在排气管道的中部,当尾气从仪器中排出,进入吸收池中,吸收池中可以放置弱碱性吸收液或者活性炭过滤包,能有效对尾气中残留的有毒元素进行吸收,确保从吸收池出来,排到大气中的尾气为干净气体,不含任何有毒元素。这样就完全实现了对尾气中有毒元素的去除。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三级尾气有毒气体捕集系统,能完全将原子荧光仪器测量时产生的有毒尾气去除,同时三种捕集系统的捕集效果互补,可以对不同种类的有毒气体进行捕集去除,提高了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捕集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既保护了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又避免了大气污染,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子荧光测量尾气中的有毒元素捕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镀金丝网5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活性炭过滤包11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89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气净化脱硝除雾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卧式气体净化装置